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柯继承:《百年老号“明仕阁”》
【发布日期:2015/1/9】【作者: 管理员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4070】【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明清时,我国家具和小件红木摆设生产十分兴盛,有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因材料以红木为主,称“红木作”;其中又以苏州制作的明式家具技艺最为精湛,故又称为“苏式”、“苏作”。明清以来,苏州“红木作”十分繁荣,在苏州城西太湖边上的香山一带,更是大小红木作坊林立,香山匠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做古建营造的木工和雕刻匠人,一类是室内陈设家具的木工和雕刻匠人,在香山圈内有很多做红木或者榉木的小作坊,其中,又以史氏的“红木作”,因其历史久远,技艺精湛,流传有序,规模可观而驰誉江南,这就是百年老号“明仕阁”。

    历史悠久,传承百年

    清末民初,江阴横塘人史银福,随父亲来光福一带修缮寺庙。史银福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技术,营造古建园林,制作苏作家具。民国初年,史银福在舟山村开设了一爿“明仕阁木器号”,专门制作红木家具与雕刻工艺品。而“舟山村”传为吴王造舟之地,历史上便是能工巧匠云集之地,有深厚的木器制作文化积淀。史银福在这里既施展了身手,又学到了许多绝技。最兴旺时,明仕阁木器号有工人8人,苏州城内许多木器店铺,都以明仕阁产品为样品。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式家具兴起,红木作生意清淡,红木匠人大多流散闲歇,但史银福还是惨淡经营着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明仕阁木器号”。

    新中国成立后,香山匠人任然名气很大,为了谋生,很多人继续开设制作红木家具的作坊,光福红木家具业逐渐恢复。史银福子史阿毛,在其父亲的指导下,虽然年幼,还是一心一意跟随父亲学习古建营造及家具制作的木工技术,先后在苏州家具一厂、二厂承接雕刻与家具制作业务,并在闲暇之余继续深造雕刻技艺。1965年后,史阿毛凭借学得的雕刻和木工技术,集合了好几位雕刻技艺好匠人,成立了光福舟山红木雕刻工艺品厂。舟山红木雕刻工艺品厂属于村办企业,当时聚集了很多的能工巧匠,史阿毛凭着娴熟的技艺和外面的朋友关系,在苏州一带承接了很多古建、家具的雕刻业务。当时,苏州红木雕刻厂接受北京故宫的修缮业务,史阿毛出面承接了里面的雕刻业务。1973年,史阿毛、宋水官、钟年福等人被吴县政府邀请到东山组建“吴县雕刻厂”。1979年,光福公社(光福乡)又成立雕刻厂(1982年正式改名为“吴县雕刻二厂”)。自幼酷爱雕刻工艺的史忠明先生,就跟随父亲史阿毛,在苏州吴县市光福舟山红木雕刻工艺品厂学习红木雕刻技艺,并且未满三年便学有所成。史忠明在史阿毛的安排下,跟随当代核雕大师须吟生学习核雕技艺,后随父亲,又在吴县舟山工艺雕刻厂跟从民间艺人肖夫根学习象牙雕、木雕和石雕等雕刻技艺,继承了父亲和大师须吟生、肖夫根的雕刻技艺。

    1985年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国有企业转制,苏州吴县市光福舟山红木雕刻工艺品厂经营情况不善,逐渐亏损,当时在业界已经小有名气的史忠明便收购下了这个工厂,并亲自担任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工艺品厂生产的工艺品受到了业界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且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商场中都有了经销商,工艺品厂的生产规模日渐壮大。 1992年,史忠明先生毅然挑选出一批技艺精湛的雕刻工艺师,并聘请了一批香山匠人,开始着手生产仿明清古典家具和民用红木家具,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苏州吴县市光福舟山红木雕刻工艺品厂”也就更名为“苏州吴县市光福舟山红木雕刻家具厂”。

    2001年,经济再一次飞速发展,生产企业转变为拥有自主品牌,沿用“明仕阁”传统技艺,恢复“明仕阁” 品牌艺术,再一次更名为“苏州市吴中区光福明仕阁古典家具厂”,精力集中在研制开发、复制苏作家具和新品上,收到了成效。后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新设了“苏州市吴中区光福姑苏明御阁红木家具厂”。

    继承传统,发扬苏作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的家具最为出名,“京作”、“苏作”、“广作”也被称为明清家具的三大名作。而明式家具以“苏式”为代表作。

    苏作家具在历史上的主要消费群体为文人墨客,讲究神韵和个性,木料相对较省,雕花细致典雅简洁,工艺上借助线条的变化体现抽象美,(包括红木小件),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与风格:简、厚、精、雅。简是造型简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作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风格典雅,雅致耐看,格调高雅,不落俗套。

    苏作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分不开的。苏州素有“天堂”的美誉,在明、清时期,更是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清代孙嘉淦在《南游记》中写道:“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璨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明张瀚《松窗梦语·百工纪》记载:“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吴制器而美,以为非美弗珍也……四方贵吴,而吴益工于器。”文献中所谓“三吴”,指苏州与吴兴、常州,以苏州为首。所谓“制器”,就包括家具制作。

    除了经济因素外,苏作家具的发展和风格的形成,还与苏州地区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及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园林遍布,秀甲天下,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沈朝初《忆江南》写道:“苏州好,城里半园亭。”造园成为当时苏州的一种时尚。其中不少为文人所构筑,如文震亨、段玉裁、汪琬、吴嘉洤、薛雪、袁学澜、顾文彬等在苏州皆有规模不小的庭园。这些文人士大夫,追求高逸脱俗的意境,寄情山水花草,对苏作家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屠隆的《考盘余事》及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这三部书对明清家具进行了品评和总结,推动了苏作家具艺术水平的提高。苏作家具之所以脱颖而出,流风弥漫,毫无疑问是与这种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苏式家具不仅通过精致、匀称、大方、舒展的实物形体展现出造型艺术的魅力,而且还在传达一种合乎自然的和谐,给人们一种古朴雅致的审美享受。这种“古”和“雅”的风格与特色,是在文人倡导的所谓“古制”和“清雅”的文化精神中孕育产生的;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是他们对历史传统审美的总结,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也开始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人们从 “明式”气象中更多地从文饰传统中寻求寓意和补偿。于是,在清代苏式家具的装饰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时代风貌。

    简洁、高雅的“明式风格”和富丽堂皇的“清式风格”,从艺术风格来说,两者各有特色。如果说明式风格是文人空灵含蓄、清雅脱俗的内在气质的表现,清式风格是崇尚富贵、追求豪华的形式表达。明仕阁家具对上述两种风格兼收并蓄后,进行创造与发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明仕阁家具之所以能进行继承和创造,是源于其对苏式家具有着传统的理论认识和深厚的物质积淀。

    1、理论基础

    1979年,毕业于光福中学的史忠明,以“明仕阁”第三代传人身份跟随父亲进了舟山红木雕刻厂拜师学艺,凭着对雕刻艺术的爱好和对艺术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在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心指导和培养下,经过三年的学艺生涯,灵活应用(浮雕、圆雕、镂雕和透空双面雕)等各种技法,设计和创作了各种题材的核雕和木雕作品。这些都为其后研究明清家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多年学习,深入了解中国书画史,把家传的绝技、师傅的技艺和书画中的精髓,融合在一起,有了新领悟。

    20世纪70年代,史忠明的二弟史忠良:吴县(今吴中区)舟山人,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雕刻技术。80年代末和哥哥史忠明一起从事苏作家具的制作。90年代,创立自己的手工苏作家具作坊,后更名为苏州市吴中区光福明仁堂红木家具厂。

    20世纪70年代末,三弟史忠新:吴县(今吴中区)舟山人,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雕刻技术,后着重学习油漆技术,专门从事苏作家具的油漆工艺制作。90年代创立自己的手工苏作家具作坊,后更名为吴中区光福明星阁红木家具厂。

    2、物质积淀

    史忠明出于“苏作”后人的责任,十分关注和喜欢明清家具的收藏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特别重视对木材的收集和鉴赏。上世纪90年代,当时对木材的识别还没有一定的国家标准,朋友从国外寄来了很多样板木料,请求木料鉴定专家进行细心检测,寄样给南京林业大学,请求鉴定。鉴定出了像花梨、酸枝、紫檀等红木,特别是紫檀木,几位老专家确定,是明朝时期使用过的老紫檀。在老专家的再三嘱咐下,大量的优质的原材料得以保存下来。为以后紫檀家具的研究、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创新发展,继往开来

    明仕阁家具继承了苏作家具优良的制作传统,并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精神内涵的好家具。

    1、重材质,看重木材本身的质感

    明仕阁家具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木材本身的质感。例如:为了追求紫檀凝脂玉质般的天然美,不上漆,不打蜡,全凭手工打磨,将紫檀丝光玉润、少女肌肤般的内在魅力完全开发出来。行云流水般美丽的纹理,凝重而不失活力,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素朴的心境和意趣。

    2、全新的功能与艺术相互交融的设计理念

    史忠明多年来潜心学习和研究明清两代古典家具的结构和风格,继承了明清家具中科学的榫卯结构,但又不受“经典”束缚,从力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和造型结构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经典”,找出所谓“经典程度不同的缺陷”,在继承传统元素的情况下进行调整改进,并充分融入了中国书画艺术,满足了人们生理和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和情趣需要,把硬木家具设计制作技术推上历史新高,形成超越前人的新一代的家具文化。

    3、独特的精神内涵

    “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奋斗,艺术是精神的生命贯注到物质界中,使无生命的表现生命。” (宗白华语)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质与精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力求“物我同化”,明仕阁家具秉承了追求时间、精良和奇绝“同时沉淀”的审美要求,使静穆、高贵孕于一种温柔敦厚之中。

    4、时代精神

    明仕阁家具艺术不单是表现人类普通的审美,同时紧密联系时代精神,“理解当代”,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新时代,由此明仕阁创作了意境缥缈、憧憬美好的《荷满堂》紫檀深雕罗汉床。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生活状况日益紧张,社会环境日渐复杂的时代里,多数人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它独具匠心地创作了《寒雪独鸶图》。此外居安思危、民族自强等精神在《雕龙十八件》中也表现十分突出。

    明仕阁的家具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精神内涵,工艺技巧也别具匠心。具体表现在造型、装饰和工艺等几个方面。明仕阁的两位设计师史忠明及其子史志晔,在造型、装饰和工艺上各有千秋。

    史忠明的特长是雕刻方面,也就是家具上的纹饰方面。

    苏作家具的椅子脚,样式非常多,有搭叶、虎豆、灵珠、如意一根藤、线叶、擒线、活线卷珠等等几十种。史忠明在雕刻的时候,对各种技艺的把控都非常到位,包括椅脚上的线刻,也十分的细腻。苏作家具椅子脚的线形。

    史忠明在纹饰方面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束腰上的绦环扳洞,在几和墩的束腰处,喜用绦环板为饰。绦环板上的洞饰名称,也与他处不同。除爆仗洞等较常用的以外,还有菱花洞、线长洞等。这些洞的形式,装在束腰处,空透、清新。

    雕刻题材 :1、动物方面,喜用草龙,而且草龙的形态变化多端。2、植物方面有灵芝(也称灵珠)、缠枝莲、竹节梗、芝麻梗、一根藤等等。3、其他纹样,也有与他处不同的方汉纹、方花纹等。也有通用的绳纹、拱壁、如意、鱼草、什锦等。

    雕刻手法:在雕刻苏作家具的时候,史忠明不作大面积雕镂,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石、嵌木等手法。在椅子靠背板的三段中,作小面积装饰。苏作匠师称之为'额板'的线刻图案。

    雕刻重神似:苏作家具的雕刻,刀法圆熟,细腻生动。雕刻口诀是:“雕刻要气韵,层次要分明,光滑要和顺,棱角要出清”;这“四要”,说明苏作家具的雕刻,史忠明在雕刻时不仅要求要圆滑流畅,要棱角分明,要达到形似,而且还要神似,讲求气韵生动。

    作为明仕阁的第四代传人、80后的大学毕业生,史志晔就特别注重传统造型的继承与创新:

    苏作家具的造型轻巧,是与京作和广作相对而言。因为苏州的木材来源,不如北京的宫廷富有,不如广州地处港口,进口木材充裕。所以史志晔对于木材的使用,秉承了苏作的一贯理念极,可谓精打细算。对每一块硬木材料,必经反覆琢磨和精心设计之后,才能破料动工。这是资源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江南的小桥流水等人文风光,造成了文化艺术上的清雅、委婉之风,也必然反映在家具审美和家具风格上。形成了家具造型上的轻巧、俊秀的特征。比如,同是太师椅,广作则体大、雄伟、满身雕饰;而苏作则轻简、素雅。

    史志晔在制作苏作太师椅时,采用三屏式靠背、无雕无镂,只是以瘿木为屏心,只取红木边框与瘿木花纹屏芯的材质变化为饰。搭脑处雕出简单的回纹,下部雕一亮脚,突出透空效果,简素而大方。

    在制作苏作墩的时候,在造型上,保留了鼓墩的传统样式,两头小、中间大的造型。京作的墩,采用圆柱形为多。苏作的墩,常用红木仿藤作法。桌椅常用红木仿竹节的形式。用红木仿竹节,可说是苏式做工的特征。这种做法,要比整木雕镂或开光等费工费时,这需要细心与耐心。这种做法,既有典雅、空透的效果,又能节省木材,充分利用碎小材料。

    在制作屏背椅时,利用它原有的独有造型,屏背椅没有扶手,只有屏式靠背的椅子。在屏背下部的两侧,有各种形式的站牙扶持加固。这种屏背椅,是京作和广作所没有的。屏背上的装饰,丰富多彩,锼成瓶、碗、叶、葫芦等什锦图案,在锼空处,史志晔喜欢垫衬板或嵌石片、或瓷片等。

    史志晔在处理官帽椅背板的时候,显然与其他人和地区不同。制作的苏作官帽椅背板,坚决运用苏作传统做法,整块板较少、大面积雕嵌也少,多是采用三段体的分段装饰,上部有雕以小块纹饰,或嵌以小块石片、瓷片,中部有时雕、有时嵌,下部大多用亮脚。一块背板作三段处理,既省料,又显得小巧、轻便,。

    史志晔制作的苏作家具,在造型上的轻与小,造成了清新、秀雅的风韵,这是苏作的最大特点,也是史志晔的最大特点。

    明仕阁在工艺大师史忠明和史志晔父子的带领下,许多产品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的奖项:其中,

    史忠明的九龙笔筒(木雕),获2006年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银奖;十八罗汉(核雕),获2007中国(深圳)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史忠明满花台(红木家具)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

    “明仕阁”红木荷花圆台获2011年第四届“百慧杯”中国艺术家具“匠心神功”精华大赛厅堂类设计金奖;明式茶台2012年于当代奢侈品红木家具全国巡展(云南站)中获黄金奖;满花条案获铂金奖;2012年,荷花十八件获第五届“百慧杯”中国红木艺术家具作品大赛厅堂类创意金奖,乾隆满花条案获工艺品类设计金奖;潘虹(史志晔妻)的花梨樱丝翎檀雕富贵图于2012中国(苏州)工艺美术-丝绸艺术大展暨首届“苏艺杯”精品评选上获得银奖;史忠明    雕龙交椅于2012中国(苏州)工艺美术-丝绸艺术大展暨首届“苏艺杯”精品评选上获得金奖;史忠明、史志晔合作的骑兽十八罗汉于2013年  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艺品礼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中荣获工艺美术金奖;等等。

    “明仕阁”在史忠明和史志晔两位设计师的带领下,正不断壮大。2007年,“明仕阁”受邀为新西兰一家园林做了一批家具,共一百多件,受到了当地的广泛好评。明仕阁所生产的家具还被上海崇明博物馆作为馆品永久收藏。今年,明仕阁还为苏州穹窿山孙武文化园制作了一批大型雕刻屏风。其中孙武圣迹图2幅,规格为3×15米,孙子兵法全文,规格为6×7米,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明仕阁现有工艺美术大师2人,设计人员5人,其他技术人员80人,产品包括各种红木家具及小件,有一千多个种类,年产值在3000万人民币左右,已在明式苏作家具中名列前茅。

    百年老号明仕阁已经唤发了青春,明仕阁家具的明天会再创辉煌!
 
原载《苏州史志资料选辑(2014年)》总四十期,作者系苏州文史专家、地方志专家库成员》)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