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赵锡章:赏析小品一束
【发布日期:2014/5/22】【作者: 赵锡章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2307】【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费之雄先生从谜已四十余年,其所制谜作,数以千计,精品佳构,俯拾即是。且交游广阔,参与各地各种谜事,活动频繁。其谜艺谜风为海内外同好师友熟知,为广大灯谜爱好者推崇。余有机会为《虎林》选谜,深感荣幸。

    费先生性喜猎奇,突破自我,屡创新法。各门技法、各类谜目、各种谜路无所不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今为适应社会、适应民众、适应青年,早期作品与近年作品相结合为原则,力求难易适度,雅俗共赏。因受篇幅所限《虎林》仅选五百则,以飨读者。

费先生谜作特点众多,今稍事归纳,草拟一组短文(其中五篇,报上刊载),聊助灯谜爱好者赏析,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赵 锡 章

                                                                                                19976

 

求新攻坚  包含深广

   ——费之雄的包含体谜赏析

 

    创作包含体谜是费之雄的特长之一。他创作的包含体谜,坚持求新攻难图发展。不仅面句含包含体的字数多,且取材新颖,造句通顺,扣合工整,为同行们所共识。例如“甜咸苦辣,各味俱备”打“口”字。顾为善君谓:“面句似美食家言,称道味感丰富,又像坎坷人语,数说历尽艰辛”。此谜不仅“甜咸苦辣”四字都包含“口”字,而且把作为提义词的“各味俱备”前的“各味”二字,也巧妙地设计成俱备“口”字的包含字,只用“俱备”一词点明前六字包含“口”字之义,可谓用心良苦,谜味也顿觉浓郁丰厚。有人误抄成习惯用的“甜酸苦辣”,酸字口大了,极不相称,务必引起注意。

    又如以“京津沪渝广深港澳诸市谁家领先”打常用词“起点”。面句似询问八个城市在某项工作中哪个市占先,其实是以“领先”词意作前十二字书写笔序领先的别解,以示起笔是点。觅得起笔都是点的八个著名城市的简称,再加上笔序也是“起点”的“诸市谁家”四字勾勒成句,如此多又如此特定,正称得上既巧又妙,确系费尽心机之作。

    令人折服者,作者勇于攻关,不断进取,不久前又创作了以“烩爆煎焖烘烹法有何共性”打常用词二:“起点、终点”的佳作。此谜前七个字的书写“共性”,不但起笔是点,而且终笔也是点。要在同属一个体系的许多字中,找到起笔、终笔都是点的这许多字构思成谜,恐怕字典都翻遍了。

 

(原载于199759日《姑苏晚报》)

 

 

异曲同工  技法不同

      ——费之雄的多面谜赏析

 

在灯谜创作中,常常有许多作者面对同一个谜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作出许多不同技法、不同构思的谜面的现象。费之雄在一底多面谜的创作上亦颇见功力。诸如以“画画”、“翻两番”、“长城电扇、电扇长城”和“重复、对偶”以及“二四六八十”等为面,采用多种形式打同一谜底词牌名“字字双”,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例证。

“画画”本来是描绘图画之意,可作者却把“画画”二字作了字字成双的别解,可谓别出心裁,耐人寻味。“翻两番”原是明确经济建设奋斗目标的新词语,若从这个角度猜射,必将南辕北辙,越猜越远。原来“两”具双义,“翻”与“番”,由两个“番”与两个“习”组成。如此巧妙构思,出人意料,妙趣横生。“长城电扇,电扇长城”是著名广告词,作者信手拈来,为“字字双”配面,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重复、对偶”为两种修辞方式,面句上虽无相同成双之字,然 “重”、“复”,“对” 、“偶”四字,每字均含成双之意, “字字双”之底,隐得何其深也。

费之雄还曾以“悠悠”为面,它有长久、众多、从容不迫之意,故又猜词牌名二“字字双、声声慢”,前从形,后从意,这又不同于一般“字字双”谜了。

    仅此一底多面而意迥异之例,反映了作者制谜思路之宽广、技艺之高超。

(原载于1997529日《姑苏晚报》

 

含蓄幽默  滑稽有趣

——费之雄趣味谜赏析

 

    一条别解巧妙的灯谜,虽然猜射难度大些,但一旦破的并谙其奥秘,便会觉得越看越有趣,越想越好笑,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费之雄的许多趣味谜,颇有这样的魅力。

60年代初,费先生创作过“千里送鹅毛”打成语“不近人情”一谜,此谜面句本为礼轻情义重之意。作者却舍送礼之情义,取送礼之远近,把面句别解为不近之人情。本来礼轻情义重被“扭曲”成了“不近人情”岂不有趣!

    “双胞胎忘了做记号”打古文一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双胞胎出生时,面貌必然十分相像,不做记号,哪个先出生,哪个后出生,就很难辨认。作者挖空心思把名词“先生”解释成“先出生”,使谜底变成“先出生者,不知何许人也”应面,如此幽默滑稽之别解,令人笑痛肚皮。难怪此谜能在全国趣味谜赛中得特等奖。

    此外,以“脸部常用护肤霜”打口语二“勿容易”、“老面皮”,作者把两句各不相关的口语合并成一句,别解成用了护肤霜,面皮勿容易变老。给护肤霜免费做了一次广告。把“一决雌雄”解释成母性与公性的格斗,打常用词“性格”;把“遗容”别解为遗失了容颜,打唐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孔方兄练武功”打口语“铜钿眼里翻跟斗”;“点蚊香、装纱窗,用尽灭蚊器”打口语“就是不买帐”等等,费先生平时讲话也很发松,故而会有这些含蓄幽默、趣味盎然之作。

 

(原载于199769日《姑苏晚报》)

 

面对现实  寓教于乐

      ——费之雄的现实谜赏析

 

灯谜与其它文艺形式一样,都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陶冶人”的作用和任务。费之雄制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创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发挥灯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寓教于乐的作用。例如:“严禁淫秽物品”打纺织品“黄色的卡”。面句“淫秽物品”,即黄色书刊、像带等物。“严禁”作“卡”意解。底句以“黄色的/卡”顿读、别解释面,既反映了人民群众痛恨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呼声,又从谜技中获得启迪和享受。

“海瑞、况钟、包拯”打字一“簾”,(谜面为古代三位著名清官)

“反腐即倡廉”打广告词“不沾油就是不沾油”。

“反腐倡廉见成效”打古籍名二“国风”、“大雅”。

以上诸谜对反腐败有现实教育意义,扣合贴切,符合实际,宣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很鼓舞人心,不失为寓教于乐的佳作。

费先生在《虎纹》里写道:

“去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谜,

——用新事物作谜,人们永远是举双手赞成的。”

此外如“破除迷信的人”打“谜”字(去掉“亻”旁)。

“生男生女都不差”打“好”字(不差为好之意)。

“天天大扫除”打“二”字,“先人后己”打“俄”字,

“全面责任制,全民所有制”打评弹剧目“包公”,

“神州安定搞四化”,打“宁夏、福建”等作品,

也都是宣传科学、文明,贴近现实生活之作。

 

 

继承传统  巧手妙造

      ——费之雄的带格谜赏析

 

带格谜是灯谜的传统谜种。费之雄先生对于带格谜的创作也是颇有研究和创见,这里试举两例不常用的传统谜格谜的佳作赏之。

“请用书面传达”(双探骊格),谜底为“口语:勿算数”,“应用文:通知”。探骊格的格法是,谜条上只标“探骊格”,不标谜目,谜目包含在谜底之中。猜射时根据面句含意,把谜目与谜底有机结合起来,一起猜出。双探骊,就是两个目,两个底。此谜知道了谜底,即可用口语(谜目)勿算数(口语的范围),应用文(谜目)通知(应用文的文体)的意思释面破的。但要在浩瀚词海中,找到能为两个目、两个底的4个词连成一体,独立成义,犹如大海捞针,实在难得。

另一条是以“猜谜能手猜灯谜”(回文格)打《水浒传》诨号“打虎将(将虎打)”所谓回文格,如诗赋中的回文诗,即将谜底连同其字序颠倒(回文)合并成文以扣合面意。谜底打虎将是李忠的诨号,打虎将将虎打,正好吻合谜面含意。

再如他以“珠联璧合”和“外婆打针”分别用遥对格打成语和数学名词“门当户对”和“内公切线”,既很贴切,也很有趣。前者本身自对又两两相对,后者“公、婆”相对,实是“无情对”。

    “逛商场”(梨花格)打古画家“唐伯虎”(谐音“荡百货”),在书画界中也颇受好评。

    费先生对于这些不常用的传统谜格,能如此巧手妙造,对于“秋千”、“卷帘”等常用谜格谜的创作,更是得心应手了。

 

 

 

精心设计  删繁就简

      ——费之雄的破格谜赏析

 

所谓破格谜,就是本来需要使用某种谜格才能成立之谜,经作者造词遣句的精心设计,删繁就简,使之成为一般普通的无格谜。这里试举两例,可以了解费之雄先生创作破格谜的精湛技艺。

    “春光秋色宜秋千”打苏州文化界人士“金煦”。以“煦”表示春天的暖和,以“金”表示秋天的基色,按此顺序排列,谜底当为“煦金”,该标“秋千格”两相对调方能成“金煦”。作者惨淡经营,后面加了“宜秋千”三字,使面句成了春光秋色的大好时光,最宜玩耍秋千之意。其实一语双关,暗藏“煦金”宜用“秋千格”猜射,才能中“金煦”之的。“宜秋千”三字不仅给谜面增添了动态,而且删繁就简,使带格谜成了无格谜,又增添了谜味谜趣。足见费先生创作破格谜之功力。

“卷帘品茗赏风光”打苏州店招“景观茶道”,坐在窗口,卷起窗帘,一边品评香茗,一边观赏景色,赏心悦目,好不自在。此谜原先本当以后五字“品茗赏风光”为面,猜“景观茶道”,但须加用“卷帘格”颠倒后以“道茶观景”相扣,现“卷帘”二字破格入谜,构成句意,既融景,又入情,足见费先生巧使破格技艺之匠心矣!

    再如“写好后,交上去,再下楼”猜外国小说《父与子》,“下楼”原为格名,现今入了谜文。

    破格入谜,不仅丰富了谜面题意,增加了谜的深度,又减少了一道“工序”。


 

古为今用   贴近现实

      ——费之雄的诗词谜赏析

    诗词是文学性强、知识面广的高雅之作。费之雄的诗词谜则具有取材高雅而不生僻,扣合奇巧而不玄乎,古为今用,贴近现实的特点,以例析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打本市文化名人“谢孝思”。面为孟郊《游子吟》句。诗人以比兴手法,表示要像小草答谢春天温暖的阳光抚育那样,感谢慈母无比关心爱护自己的心情。谜底“谢孝思”简练确切地说出了诗句之意。既扣合工整,又寓教于乐,耐人寻味。

“刚被太阳收拾去”打唐诗句“明月来相照”。面为苏轼《花影》句,作者用承上启下手法,以王维《竹里馆》句“明月来相照”拢下句“却教明月送将来”之意,可谓以诗句打诗句之妙作。

    作者以“虎丘西园雪纷飞”打唐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虎丘西园大雪纷飞,与寒山寺有何相干呢?原来作者把“寒山寺”别解成了寒冷中的山和寒冷中的寺(“西园”即“戒幢律寺”)。这样,一句颇有诗情画意的绝妙好辞,不仅把姑苏城外三个著名的名胜古迹联在一起,而且一句新词,给一句本属白描的千年古诗,赋予了“谜”的奇妙的解释。——真是妙不可言!

之雄先生自拟诗句还很多,如以“欢歌笑语满神州”、“国运昌隆谜事盛”分别扣成语“乐在其中”和“龙腾虎跃”,“邓尉庾岭恰逢时”猜曲艺名“梅花大鼓”,“头羊引领防歧路”猜口语“未必知道”等既在锤谜,又在炼句上化了功夫。

 


比喻确切  形象逼真

——费之雄的象形谜赏析

 

    象形谜是根据某些汉字(含部首、笔划)形似某些物体而构成的传统谜种。想象丰富,比拟确切的象形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费之雄创作的象形谜,就具有较深的造诣。

如以“2”字为面打成语“卑躬屈膝”,一个“2”字轻轻一勾,便把低头哈腰、屈膝下跪之丑态,描绘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之雄先生还别出心裁地用四个问号“????”为谜面,打五字口语“一问三不知”,正可谓形象生动,令人难以忘怀。

再如“恰似短袖衫,又如连帽衣”打一“农”字。“农”字与“衣”字,虽然有些相像,但毕竟有所差异。经作者仔细观察,精心设计,把“农”字中的“冖”既比作短袖,又当作帽子,一字能比作两种衣服,想象力何其丰富!

    又如以一“卫”字打“一叶小舟、扬帆、象不象、象”四部中外影片。一般说来,以“卫”扣“一叶小舟”和“扬帆”就可以了。作者为避见仁见智之嫌,煞费苦心,再以设问、自答手法,加了“象不象、象”两部影片,以启发、引导猜射者形成共识。这一奇妙的制谜手法,给人以一种“欲擒故纵”的、完美的艺术享受。

此外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打“龙”字,“丿”象琵琶;“比翼双飞在人间”打“火”字,两点形比双飞鸟;“脱掉帽子,刮去胡子,原来是个孩子”打“窈”字;“两把断柄牙刷”打“非”字等等。亦都是比喻贴切、形象逼真。

 


音同形异   绘声绘色

      ——费之雄的象声谜赏析

 

传统的口头谜语,有一个或象形或象声的特征,猜射时只要抓住这个特征,便可顺藤摸瓜猜中谜底。

之雄先生在口头谜语这一特征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提高,创作了许多符合于灯谜规范而富有特色的象声谜,在此试析几例,以飨读者。

    “王婆叫卖,户户传声”打一“瓠”。俗语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说。根据这一俗语及面句之意,思维过程中便会出现“夸瓜”的概念,面谜目是猜一字,便自然会进一步将“夸瓜”两字合成“瓠”字而破底。按理,照此推论,面句“王婆叫卖”即可拢底,作者何以还要加上后句“户户传声”呢?原来,“户户传声”不只是描绘了王婆的叫卖声传到了家家户户的情景,更重要的是对“户”字之声,恰好与“瓠”字同音的提示,这就使这则谜不仅是猜一个字,而且连字的读音也蕴含其间,可谓象声谜之上乘之作也。

“靡靡之音”打灯谜用语“声象谜”。揣摩面句,似乎是不健康的音乐之意,其意是“靡”字读音之别解。明乎此,“靡”字之音,声像“谜”便脱口而出。

再如“汏洗”打《老子》句“大音稀声”,“赭枝”打报刊用词“读者之声”,均采用音同、声象之法。

之雄先生曾以“对着北郭,转念细想”打评弹曲目“西厢”,“西厢”与“细想”音同,平仄不同,须转调念之。这“转念”二字的别解,生发的谜意是何等含蓄、微妙!

以谜化典   通俗易懂

      ——费之雄的典故谜赏析

 

在之雄先生的众多典故谜中,化典雅为通俗,解深奥为浅易,通过谜题来认识历史典故,得到知识,以适应时代、服务青年,是其又一特点。

试看:“孙膑巧施赛马法”打竞赛用语“三局两胜制”。这是一则编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历史故事。说的是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告败后,军事家孙膑根据双方上、中、下马力相等的特定条件,授计于田,教其以下等马对齐之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获得了一负两胜之成绩。探得“三局两胜制”之底。“制”在这里作“拟订”解,也可作“制服”解,都通。

又如“曾母断杼”打成语四:“无中生有、信疑参半、人言可畏、逃之夭夭”。乍看,要打四则成语,复杂难猜,但只须顺着故事情节发展,层层剥壳,不难见底。曾母闻其子曾参杀人,初则坚信是“无中生有”;但讲的人多了,便产生了“信疑参半”之感;继而慑于谣传之压力,感到“人言可畏”;最终便断杼出走,“逃之夭夭”。四句成语,前后贯通,顺理成章,虽未别解,无多谜味,却也概括了故事的全过程。

再如,“昭君非遇毛延寿”打广告词“画王图象保真”;

“吴宫教战名天下”打成语“耀武扬威”;

“瓜田纳履,李下整冠”打法律名二“嫌疑犯,偷窃”;

“好细腰者,楚王也”打药品“减肥灵”(特指楚灵王);

“冯煖焚券”打成语“见义勇为”(冯煖敢于焚毁租券,为孟尝君赢得了“义”名)

……均不失为典故谜通俗解法之力作。


殊途同归   相映成趣

      ——费之雄的复合谜赏析

 

灯谜制作大多是用单一手法扣合谜底的,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法门扣合同一谜底之作,称之谓复合谜。此法既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谜趣,同时又使面句更加完整、充实,因而为谜家所常用。之雄先生亦长于此法,这里举例赏析。

“说到浦东开放,情绪就会高涨”猜一“激”字。此谜或以前句离合法猜射,或以后句会意法单独扣底,均可使得。但无论前句或后句单独扣底,总有词句残缺、词意含糊之嫌。前后两句复合拢底,就顿使词句完整无缺。词意清楚明确,且能把猜射者引入将前后两句联系起来、多方思索之“迷”途。足见作者造词遣句之功力不凡。

再如“前前后后总相思”拢一“豆”字。此作与前例不同,前例分前后两句复合成谜,比较明显、清晰。此例虽也为以“前”字之“前”,“后”字之“后”并一“豆”字和以相思指代“豆”字两法复合之作,但作者虚拟了一幅一方与另一方分别后老是牵挂怀念的情景,巧妙地把复合法门隐藏其间,就很容易使人坠入绵绵恋情之“误区”。用心可谓良苦。

“芝兰之室满庭芳”(书法谜)打成语“书香门第”,则是谜面同类型复合;“掩心对秦镜,袒腹作B超”打成语“肝胆相照”用了古代方镜和现代科学相复合之法,较为少见。

此外,如“计分略有差异”打成语“不谋而合”;“不是门,又是门”打“扉”字等谜作,均不失为复合法门之上品,而“接通东瀛电,聊天话扶桑”打“同日而语”,竟做到了三重复合,更显难能可贵。


锤联成谜   别树一帜

      ——费之雄的对联谜赏析

 

“参天银杏栖乌鹊,夹岸碧梧招凤凰”。这是之雄先生应邀之作,已镌刻在新建干将路凤凰公园石坊上的一副楹联。联文对仗工整,平仄规范,且取材银杏、碧梧,乌鹊、凤凰(四种与树有关之鸟名,又为桥、街之名),均系咫尺之实地实物。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犹如技艺高超的摄影师,把四周诸多影物聚焦于一联,展示了公园优美氛围,起到了点景、修文的作用。

数年后,作者更锤联成谜,信手拈来,配以黄梅戏《天仙配》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为底之联谜,此谜虽扣合无多大奇特,但一个“对”字双解,既可作联中树、鸟对对成双解,更可作这是一副树和鸟都成双数之对联解。无论联和谜,均似天造地设,毫无斧痕。

作者还曾以苏州一体两翼及卫星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乡镇企业特别发达的“群小虎”县市、狮山新区、中新(狮城)工业园区、金鸡湖以及苏州古称鹤市的古城区,勾勒成“群虎随双狮共跃,金鸡伴白鹤齐飞”射历史事件“吴广起义”之联谜。面句气势恢宏,优美如画,对仗工整,构思新颖,概括了吴中大地起步腾飞之景象,用行楷书写后刻于干将路顾亭桥上,讴歌了苏州地区飞速发展的前景。

还有一副“纵观古今上下五千年祖国灿烂文化,横览东西南北数万里神州锦绣河山”的龙门对(见本书),在其中学时代,就有雏形,多年修改,多方请教,将祖国之景观、人文拟成龙门联,用心良苦,故可拢历史事件“文景之治”之联谜,联文无一雷同,长达一百三十四字,乃费兄对联之代表作,也堪称长联谜之最吧!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