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施晓平:陆小琴斩获“山花奖”的秘密
【发布日期:2014/1/14】【作者: 施晓平 】【来源: 苏州日报 】【阅读次数:2362】【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2013年12月11日晚,第十一届“山花奖”在长春颁奖,来自全国各地的98件(组)作品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下“山花奖”,我市核雕工艺家陆小琴的核雕 《二十四孝》也名列其中。
  “山花奖”是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年纪轻轻的陆小琴缘何能斩获这一举世瞩目的大奖?带着疑问,记者近日专程前往中国工艺文化城内的光福核雕城,采访“琴韵核雕”工作室(陆小琴核雕艺术工作室)主人陆小琴。

  入行前她吃了11年的木雕饭

  陆小琴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吴中区光福镇人,从小爱好画画,美术成绩经常满分,这在同学中可不多见。热心的她还经常在美术上帮助同学。
  1995年高中毕业后,陆小琴先从事苏绣行当,不久就拜当地红木雕刻名家为师,学习木雕技艺,在紫檀笔筒等小件木雕上,“移植”着苏绣的细针密缕,这样一做就是11年。
  画画也好,木雕也好,都为陆小琴后来从事核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下半年,陆小琴敏锐地发现,一度沉寂的核雕开始强劲复兴,喜欢挑战自我的她毅然拜在核雕名师许忠英门下,尝试起了核雕加工。
  没想到,不试不要紧,一试连师傅也吓了一跳——普通人一般要先练一个星期到十天的刀工,再学两三个月才能雕成罗汉头像,可心灵手巧的陆小琴第一天就雕成了!
  师傅的连声夸奖让陆小琴意识到,自己和核雕有着不解之缘,做下去可能是一条理想的出路。就在这一信念的支持下,她开始了脚踏实地的学习。
  可是,因为婆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陆小琴只学了半个月,就不得不回到家里。但她又舍不得丢下刚刚摸热的核雕刻刀,于是一边照顾婆婆,一边拿过橄榄核,自己琢磨着雕了起来。

  技法、题材双双创新惹眼球

  虽说雕好的作品还可以拿到师傅那里,请师傅评点,但在家摸索,难度显然要比师傅就在身边大多了。陆小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倔强地坚持着。
  这样的摸索也给陆小琴带来了一个好处——少了许多老传统的束缚,她自觉不自觉地把刺绣和木雕上的技法,诸如镶拼、浮雕和多层镂空雕等,一一引入核雕工艺中。而常规的核雕技法主要是圆雕、浅浮雕和透雕,刀工总体比较拙,那也是被多数核雕从业人员采用的,看多了,人们的兴趣自然就大打折扣。
  题材同样得到了创新。传统的核雕,题材主要是人物头像,如十八罗汉、财神、弥勒、童子等,因“千人一面”而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陆小琴经过不断摸索,创造了许多新的题材。
  看,她的《荷塘对语》雕在一颗瘪掉的异形核上,以秋天枯萎的荷叶为底座,上面两只小鸟张嘴对鸣,还有莲蓬、菊花。秋天本来是萧瑟的,小鸟和鲜花的引入,让画面显得欣欣向荣。
  她的《童年》雕的是一个一脸无奈的孩子,背着大山一样的硕大书包,表达着呼吁为孩子减负的思想。
  她的《守望》展现的是这样一幕镜头:掉光叶片的老树下,老人和狗儿相依为伴,眼睛望着前方,盼望儿女的归来,提醒人们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陆小琴还经常用核雕表现励志题材的历史故事,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用六颗核雕“讲述”梁祝的传说故事——英台求学、草亭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相思成疾、化蝶双舞;用十二颗核雕表现《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还有“西方三圣”、“钟馗嫁妹”、“五龙观音”、“八宝观音”、“四大美女”、“八仙过海”造像等,均属此类。
  正是通过技法和题材的创新,让陆小琴的作品像磁铁一样勾住了人们的眼球,海内外买家争相抢购。像上面提到的《守望》,在2013年“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奖评比中获金奖,但结果尚未公布,这一作品就被人订购了。

  一颗核足足雕了两个月

  谈到喜欢创新的原因时,陆小琴说,做别人做过的产品又有什么意思?那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要做就要做自己的。另外,就是做自己的,第二件跟第一件也不能相同,“前面的作品肯定有不足,在做后面的作品时,我就会注意改进!”
  要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陆小琴的秘诀在“厚积薄发”。她说,核雕要先将图案画在核上,而图案画得好不好,跟自己的绘画水平密切相关;题材则跟自己的见识、文化素养有关。没有积累,怎么可能雕得好?
  为此,她常常游弋于绘画、文学的浩瀚典籍中,品鉴八大山人等名家的画作、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此外,她还经常外出采风,寻找灵感。目前,她的足迹已遍及北京、天津、四川、重庆、山东、浙江等地,每到一地,她就看当地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以及代表性的景观,如北京的故宫、长城、圆明园,四川的九寨沟,浙江杭州的灵隐寺等。
  去本地的景点更是家常便饭。像东山紫金庵的罗汉塑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陆小琴曾多次去那里,有时候一呆就是一整天,连午饭都不吃,反复端详,反复品味,那种痴迷劲让紫金庵的工作人员感到不可思议。
  有了这样的积累,陆小琴创作有了取之不竭的源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在她的刀下“喷薄而出”。
  当然,陆小琴也没有忘记精益求精。像2009年雕的一颗《五龙观音》,最多的地方竟雕了4层——第一层是观音像,第二层是头像背后的佛光,第三、第四层是近处和远处的云。“这是镂空雕;透雕是直接掘个洞,雕不出如此鲜明的层次感”。就这么一颗核,平均每天雕12个小时的她足足忙了2个月。
  陆小琴说,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干活,一般是下午开始雕,直到24点甚至凌晨1点才歇,“那时候夜深人静,没有人打扰,是最能做东西的时候”。

  最高奖得主决定美院深造

  经过反复的磨练,陆小琴的技艺不断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技艺惊动四座。业界评价,陆小琴的作品题材广泛,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显得灵动、有生命力;功力也不同寻常。
  正是凭着这些优势,陆小琴的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连连获奖,如《千手观音》获2011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2011江苏艺博杯金奖(全省最高奖)。2013年获“山花奖”的作品,更是陆小琴的力作。
  她说,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节奏发生了很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忽略了身边的人,所以她创作了《二十四孝》,希望通过核雕,让行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创作过程中,受橄榄核材质的限制,衔接点的处理特别重要,为此,陆小琴在设计构图时反复画稿,让画面变得完整,然后才动刀。整套作品从构思到完成,用了将近一年时间,雕的过程中,还有一粒核深度不一,刻得不理想,陆小琴毅然扔掉重刻。
  在作品获奖的同时,陆小琴本人也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光福核雕的吴中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联民艺家协会会员、吴中区民艺家协会理事、舟山核雕协会常务理事、光福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并获得了苏州市人才办等颁发的“第三届民艺家”称号。
  此外,她还成为许多媒体聚焦的对象,比如2012年夏央视四套来苏拍核雕,陆小琴就作为唯一的选中者,提供了核舟作品。她的许多作品还成为同行们争相学习的样板,引领着核雕的发展潮流。
  尽管有了如此的成就、如此的光环,陆小琴还是没有满足。她说,自己还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技艺。目前她已经决定去美院深造,汲取学院派的营养,争取创作出更多更有艺术价值的核雕作品。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