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诸家瑜:兴奋的背后是对文化的饥渴——戴德林访谈录
【发布日期:2013/5/30】【作者: 诸家瑜 】【来源: 姑苏晚报 】【阅读次数:2606】【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凡是群众文化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多姿多彩的乡镇,大体而言,总是经济发达、社会安定、风气清正、上下融洽的乡镇,也就是可以用“美丽”来描述的乡镇。


凡是群众文化搞得多姿多彩的乡镇,也就是可以用“美丽”来描述的乡镇

  晚报会客厅戴站长,作为基层乡镇文化站站长,当然也是与群众文化有关系的,但像你这样做出成绩,很投入地进入到群众文化的角色,还是很少见的。请谈谈。

    戴德林:谢谢你们的过奖。我想,首先得介绍一下我所理解的群众文化吧。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之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相对于专业文化以外的、群众创造和参与的文化活动; 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乡镇的文体站,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文化单位,是群众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
  而我从工作实践中得到的体会,要直观、直接、生动、生活化得多。群众文化对于乡镇,有利于拒绝赌博、替代庙会、增进和谐、添加欢乐,有利于提振精神、提高素质、提升文明,有利于村落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化,有利于美丽家园的建设。中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是由一个个基层组成的,中国毕竟还是农村多,我们把一个个乡镇都变美丽了,美丽中国这个目标也就实现了。凡是群众文化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多姿多彩的乡镇,大体而言,总是经济发达、社会安定、风气清正、上下融洽的乡镇,也就是可以用“美丽”来描述的乡镇。古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虽然只是个基层文化干部,但我始终认为,要把自己每天做的工作,放到群众文化与国家文化战略的关系中去掂量,才会有自觉,有劲头。
  我们这一代群众文化工作者,与以前的相比,时代不同,条件不同,视野不同,要求也不同。我们是生逢其时,群众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以我们周市镇为例,过去,文化站只有2间平房,共40多平方米,前间为图书室,后间为活动室。近16年来,周市文化载体建设实现了“三级跳”。1996年镇政府投入250万元,建起了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镇文化中心,占地7.5亩,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这不仅成为了“周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还被苏州地区作为示范乡镇的创建样板。2008年投入400万元,建起了镇文体站大楼,办公场所3200平方米,图书阅览、信息查询、运动健身、舞蹈排练、艺术创作等场所一应俱全,配套的还有露天舞台和广场。2011年投入2.2亿元,再建了一个新的文体中心,占地50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着力打造“文化周市”新形象。有了这么好的平台,周市的群众文化倘若不出色,真是愧对“江东父老”了。


我从乡亲兴奋的神色背后,看到的是一种对于文化的刻骨铭心的饥渴

晚报会客厅你文化站长一干就是十六年,而且还有很多兼职,一路走来,有些什么甜酸苦辣,怎样的心路历程?

  戴德林:我读的是工科,原来在昆山市城建局下属公司担任工程技术员,1990年底调到文化局搞“三产”。后来,文化局选派我到江苏省文化厅文化干部学校学习,进修群众文化专业。培训结业后回到昆山,组织上即把我调到周市镇文化站任站长。在当站长前,我有多次选择工作的机会,说实话,如果我选择了另一种工作、另一个岗位,无论“发展前途”还是个人收入,或许更“划得来”,但我每次都是选择了群众文化,一直坚守着这个岗位,无怨无悔。这与我的一个情结有关。
  我小的时候,正遇“文化大革命”,全国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处于空白状态。在农村,除了难得一见的露天电影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了。至今回想起来,那种呼男唤女、成群结队,赶十里八里夜路看一场电影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那时能放的电影屈指可数,人们赶去看的是不知看了多少遍的电影,而且还那么兴奋。我从乡亲兴奋的神色背后,看到的是饥渴,一种对于文化的刻骨铭心的饥渴!大概正是这么一种记忆的烙印,让我在有可能接触文化工作,尤其是群众文化工作时,我几乎是“本能”地就选择了它。
  我刚到周市镇文化站工作时,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经费问题。当初我们文化站有5名工作人员,仅我一人是靠财政拨款的,其余4人的工资,主要靠一个歌舞厅的营业收入以及几间房屋的租金来支付。可想而知,那时候,既要解决自身吃饭问题,又要维持文化阵地的正常运作,能支撑下来,确实是很不容易的。由于经费匮缺,导致了群文项目单调乏味,更谈不上广度和深度;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无法经常开展,只能是每年的元旦期间搞一次,走个形式而已。这一切,都远远不能适应日益走向小康的人民群众之需求,群众颇有微词。镇领导开始引起重视,找文化站研究彻底改变这种局面的法子。我想起了“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句话,觉得机会送上门来了,只要文化站能打响这一炮,就能在全镇棋盘上争取到自己的位置,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就有了盼头。

  晚报会客厅文化活动要对百姓的胃口,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戴德林:其时正值香港回归,又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镇党委希望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用欢庆气氛扫掉金融危机造成的雾霾。我按照镇党委的意图,大胆策划了一个主题为辞旧迎新的群众文化盛会方案,得到了采纳并付诸实施。我们借周市大桥北堍的地势,用水泥板搭起了一个大舞台,在台后的安全区内架起了50门小钢炮。元旦前夕,大桥北堍人山人海,礼炮鸣放响彻云霄,朵朵礼花在舞台的上空绽放,相隔三四里开外都能够看得见。随后是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表演。那天晚上,周边地区的群众都聚到了这里,有一万多人,盛况空前。这是周市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最为隆重壮观的场面,群众对此赞不绝口,收到的成效出乎意料之外。这次的活动经费,全是镇政府拿出来的。有了这个良好开端,后来我们搞文体项目,镇财政拨款成了常规,镇领导一再向我强调:“你只要考虑怎样把群众文化搞得更好,经费问题不用你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替你考虑。”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体现出地方特色。过去,周市非常盛行舞龙、舞狮活动。“文革”开始中断了30余年。我把恢复周市传统的“舞狮”作为打造地方特色项目的一个抓手,以点带面,从而推动全镇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深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1998年,我们文化站创办了舞狮培训班,成立了舞狮队,从2009年起,举办两年一届的江浙沪舞狮邀请赛。十几年来,“周市舞狮”已成为周市的文化品牌,也使周市镇成为了“苏州市舞狮之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先后着手建起舞蹈、门球、合唱、篮球、民间文学、摄影、书画等60多支群众文体团队,常年坚持开展文化惠民“三下乡”活动;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届的“三节”,即群众文化艺术节、周市阅读节、“野马渡”民俗文化节,四年一届的体育运动会,由此形成了“月有‘赛’事季有‘节’,日日活动不间断”的新格局。周市镇先后获得江苏省全民健身体系“八个一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体育强镇(乡),江苏省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


将“野马渡”打造成“文化周市”的形象标志 

    晚报会客厅《野马渡》从小报到杂志,从小镇走向全国,现已成为昆山的一个文化品牌,作为组织者、主持者、见证者,能否与读者分享一下你们的成功之道?

戴德林:现在的周市镇,经历了两次乡镇合并,第一次是2000年新镇镇的划入归并;第二次是2004年陆杨镇的划入归并。原先,周市、新镇、陆杨三镇都有各自的乡土文艺刊物:周市的《苇舟》、新镇的《野马渡》、陆杨的《绿杨》。三镇合并后,围绕文化资源整合问题,我决定三刊合一,保留《野马渡》,理由是:第一、《野马渡》 在苏州地区乃至江苏省已有名气,它拥 有一 个庞大的作者和读者群体,仅苏州市就有100多名从事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民间文学家是它的基本撰稿队伍;第二、《野马渡》刊登的都是民间文学方面的文章,民间文学是传统文化的根;第三、《野马渡》自1988年8月创办以来,一直在坚持编发,而其他两种刊物都曾中断过。对此,镇党委、政府给予了肯定,并且调拨给《野马渡》一处办公兼编辑的场所,每年还从财政拨出专款,确保每期2000份的印刷发行。
  2011年春,镇党委、政府决定与江苏省文联、乡土杂志社合作,联办民间文学刊物《乡土·野马渡》杂志,编辑、印刷、发行、稿酬等一切费用全由周市镇承担。同时,保留内部编印的小报《野马渡》。这一决策和举措,不仅提升了“野马渡”的文化品位,而且更激发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民间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两个团队成员的热情,从而为“野马渡”成为高水准的文化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将“野马渡”打造成“文化周市”的形象标志,我们进行了商标注册,还注册成立了“野马渡”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今年着手启动运作。

晚报会客厅周市镇的群文活动风生水起,作为一个基层文化体育站长,你觉得当前群文工作还有哪些困难有待解决,哪些探索有待深入?

戴德林:当前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层文化骨干,尤其是多面手、精干的人才匮乏;二是新昆山人的大量涌入,带来了文化更新转型的日益加快。来自各地的新昆山人,迫切希望在周市的群众文化舞台上看到他们的地方文化。如何面对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如何吸收各地的文化元素,且融入于本土文化之中,从而整合成新老昆山人认可的喜闻乐见的新“周市文化”,这不但需要高人的大手笔,更需要时间的磨合;三是群众文化产业化运作尽管已经起步,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真正懂行的专业人才稀缺,所以群众文化产业化运作的步子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而言,有点滞后;四是目前各地尽管对群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小,但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整体相比,还不够协调、不够理想。
  我以为,困难再多,还是有办法解决的。有的问题将随着社会大文化的发展自会水到渠成;有的难题在关键节点解决以后自会迎刃而解。但主要还是要看是否有行之有效的举措,是否有实际行动。当然,解决问题需要时间,需要有一个认知认同的过程,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或意想不到的损失。
  

小传

    戴德林,1964年生,昆山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文联委员。1991年1月进入昆山市文化局,结缘“群众文化”工作。现任昆山市周市镇文体站站长、昆山周市镇文联主席、《乡土·野马渡》杂志编委、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昆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荣获“江苏省优秀文化站长”等称号。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