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晓亮:王晓——剪纸上的“创新空间”
【发布日期:2012/6/5】【作者: 晓 亮 】【来源: 苏州日报 】【阅读次数:3321】【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王晓手中的剪刀、刻刀,诠释剪纸技艺。(千寻 摄)

 

    “我们家老房子就在桃花坞河沿街那边……”今年39岁的苏州民间剪纸艺人王晓,提及自己和桃花坞的渊源时说,很喜欢桃花坞那里安静的创作环境,很多作品是在那里创作的。
  凭着手中的剪刀、刻刀,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炽爱,王晓在纸的世界里尽情“遨游”,赋予剪纸这个平面二维空间艺术更多的“创新空间”,不少作品参加过海内外艺术展览,备受好评,并告别了“露天”,如今在观前玄妙观、枫桥景区还有展销的店铺。

  

上阵“父子兵”,剪纸重回大众视线



  说王晓,不能不提他的父亲王金林。王晓的剪纸技艺正是传自父亲。在枫桥景区内的一个宽敞的剪纸店铺里,记者见到了王晓和他的父亲。楼上、楼下展厅,展示的父子俩创作的各类剪纸作品,让人体会着精致的美。
  王金林告诉记者,解放前,剪纸艺人几乎是个体经营,解放后,苏州把民间手工艺人组织在一起,成立民间工艺厂,制作各类手工艺品,剪纸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剪纸在厂里活得挺好的,最多时有百号人剪纸”。杨锦昌是厂里的剪纸高手,王金林跟他学习剪纸手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作为“窗花、拉花、贴花”等装饰需求的萎缩,剪纸生存空间日渐狭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剪纸艺人在大众视线“渐行渐远”。
  “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剪纸,剪些喜字,赚零花钱。”王晓说,家庭的熏陶、父亲的引导,让自己对这门技艺钟爱有加。高中毕业后,王晓一开始进入一家合资电器厂工作。“后来工厂倒闭了。1996年,我回到家里。”出于对剪纸的热爱,王晓还到上海城隍庙买了剪纸艺人的作品回家研究,王晓由此正式开启了剪纸生涯。他和父亲,开始为剪纸重回大众视线而努力。



“叠色”+金箔,突破传统融合创新



  随着苏州旅游的发展,王氏父子把握时机寻求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们在石路葫芦街,一个免费提供的场所内,开始了“职业剪纸”。此后,“转战”观前、枫桥等地。“剪纸,在国内活得很难。有的艺人,就在大学门口摆地摊。”王金林说。只有创新,才有市场,这是父子两人的一致认同。
  艺术是相通的。年轻的王晓,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学习借鉴版画、油画、摄影等技巧,创新设计自己的作品。““叠色”技艺就是他创新之一。传统的剪纸,通常一张纸一种颜色,不善于表达多层、立体画面,王晓就用手中的刻刀,在不同色彩纸张,同时刻出相同图案,再叠加出层次分明的图案,让平面艺术立体起来。
  在材质上,王晓也不局限于纸张,通过学习金箔技艺,将金箔和纸想融合,通过“做旧”等方式,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说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王晓指着墙上《姑苏繁华图》告诉记者。这部浓缩了500多个人物的《姑苏繁华图》剪纸,是为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大会而准备的,创作了整整130天。
  王晓说:“剪纸很辛苦。入门可能简单,但是到后来就考验一个人的构思。时间长了,它很费眼力,像我父亲就因为眼睛不好很难再继续剪纸了。另外,对脊椎、肩周也不好。”但无论怎样,王晓都决心要把这门手艺传承发扬好。“今年是龙年,春节,我给客户设计了三套剪纸,包括龙、奔驰汽车标志等元素……”在创新的路上,王晓和父亲一直在尝试,因为他们都认同这么一句话:“不创新,就只有死路一条。”


  

桃花坞非遗名片 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又叫刻纸。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汉代纸的出现开始,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纹饰、刺绣花样,以及窗花、喜花等家居装饰都来自剪纸。2006年,剪纸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