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赵庆岭 赵劲勇:东海县民间文艺工作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发布日期:2012/6/5】【作者: 赵庆岭 赵劲勇 】【来源: 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3552】【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南临江淮,西连彭城,北界齐鲁。全县辖21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1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市级旅游度假区,面积2037平方公里,人口110万。

东海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县有2000多年,秦朝始设朐县,汉立东海郡时,朐县属东海郡。南北朝时,在今连云港云台山一代始建东海县,属东海郡。因当时县境东临大海而得名。明清时期改为海州,1912年撤州设县,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千百年来,东海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民间文艺。不少民间故事、传说、歌舞绘声绘色,流传广泛,犹如璀璨明珠,光彩夺目。境内的大贤庄旧石器文化遗址、房山的摩崖石刻、羽山的殛鲧泉、曲阳的汉代古城遗址、温泉的尹湾汉墓群;苏北长篇叙事诗《房四姐》、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姐儿溜”、“跑马灯”、“水晶仙子的传说”等,都为东海史册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一生2次来东海县,作品9次提到东海,4次写到水晶,“我昔登朐山,出日观苍凉。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的诗句在东海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东海县民间文艺底蕴深厚,孕育了唐代与贾岛齐名的诗人马岱、南朝诗人鲍照、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当代著名版画家彦涵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加强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民族文艺工作。东海县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民间文艺丰富多样,因此,做好东海县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推进东海县文化提升战略,弘扬传统民间文艺,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艺活动,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文艺工作,本人对《东海县的民间文艺传承与发展问题》发表点粗浅的看法,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东海县民间文艺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东海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文艺浩如沧海,灿若云霞。独特、多样化的民间艺术在这里传承、变迁和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县内主要有吕剧、淮海戏、柳琴戏、跑马灯、打莲湘、武术、姐儿溜等诸多戏曲、歌舞、故事。近几年来,特别是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东海县民间文艺的传承和发展。
    (一)加强领导,民间文艺保护成效显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东海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民间文艺保护的认识不断提升,理念转变更新,关注程度明显增强,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举措有力有效。为切实做好民间文艺保护工作,东海县早在2006年4月就成立了民间艺术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保护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2006年5月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6年9月各乡镇也相继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民间文艺普查工作班子,建立了三级普查网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已普查出民间艺术15个门类336项,并形成了《东海县民间艺术资料汇编》。
    (二)因势利导,乡村特色文艺活动日趋丰富。东海县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不少具有东海地域特色的传统精品项目在省内外都有较大影响。文化行政部门注重因势利导,群众性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艺活动近年来开展得红红火火、精彩纷呈,政府主办、社会联办、群众自办文艺活动相得益彰。2008年春,在继承传统艺术基础上改编的大型民间舞蹈——《跑马灯》的演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跑马灯是东海县南辰乡南辰村历经数百年风雨的传统文艺项目,是一朵历史悠久的民间文艺奇葩,以宋代杨门女将前仆后继抗击辽国入侵的史实为背景,通过撼人肺腑、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13种阵势的较量,杨门女将大获全胜,“谈笑凯歌还”。跑马灯颂扬了杨门女将,颂扬了正义,颂扬了光耀日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埝乡早在1987年7月就成立了山花文学社,至今已出刊35期。桃林、南辰等乡镇有18个文艺团体近800名文艺骨干活跃在基层。近年来,东海县经常举办农民歌手比赛和民间艺人剪纸表演;进入新世纪以来,东海县还多次举办了“农民民间艺术综艺展”。展出作品有水晶工艺品、剪纸、布艺、泥塑、柳编、农民画等。2006年以来,东海县先后举办了5届新农村文艺汇演。石榴镇讲习村成立了农民秧歌舞队,逢年过节为当地群众进行表演。通过一系列的民间文艺活动,使群众的文艺激情得到释放,一大批民间文艺骨干脱颖而出。特色文化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目前全县已有12个民间艺术特色村。以水晶为媒介,让世界了解东海;以水晶为桥梁,让东海走向世界。自1991年以来,东海先后成功举办11届“中国东海水晶节”。节日期间,以开幕式大型民间文艺晚会为中心,相继成功举办水晶精品拍卖、民族民间工艺品、全国楹联大赛、东海少儿版画展、水晶雕刻品大赛、温泉沐浴节、温泉开发论坛、“千名客商看东海”等一系列贴近水晶、贴近东海的民间文化交流、经贸展览、投资恳谈、研讨交流载体活动,充分演绎了东海水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民间文艺的无限魅力,进一步打响了东海水晶品牌和民间文艺的影响力,扩大了东海的知名度,促进了广泛的文艺经贸交流,推动了东海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
    (三)积极探索,传承保护工作硕果累累。2006年以来,东海少儿版画、苏北长篇叙事诗《房四姐》、桃林烧鸡传统制作技艺、本县吕剧、南辰跑马灯、双店苗二赖子传说等23项被连云港市政府公布为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姐儿溜”、“跑马灯”和“东海水晶雕刻”等5项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姐儿溜”、“跑马灯”等民间传统文艺项目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一些濒临灭绝的项目,积极探索传承保护的新办法。如传统民间舞蹈“跑马灯”由于种种原因,一度曾经荒疏过。乡政府和县文化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给予了专项补助资金,帮助他们恢复排练演出,使这一传统民间舞蹈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部门还积极为传承人争取政府补贴。又如桃林对舞龙灯、耍狮子、划旱船等民间表演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整理,使一些民间表演艺术重新登上舞台。去年,东海县又被国务院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光荣称号。
   二、东海县民间文艺保护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
   东海民间艺术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现有民间艺术15类,336项,分属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技艺等类别。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文艺的生存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中有些珍贵的民间文艺已失传,有的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东海县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保护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有些地方对民间文艺的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缺失。有的乡镇没有认真开展普查工作。有的乡镇由于不重视,“非遗”申报成为空缺,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比较一般。
    2、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不专。县乡“非遗保护中心”基本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缺乏专业人才和骨干。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应急上岗。他们对业务不熟,更谈不上专业。
    3、制度措施缺失,后继乏人。一是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不愿学,学了以后也难以为生。二是许多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已逐步遗失或失传,给抢救和传承带来了一定困难。
    4、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困难。县乡财政没有“民间文艺”保护工作经费预算,严重影响了做好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缺少基层民间艺人的培育经费,和鼓励年轻人关注并实践民间文艺的激励机制。就目前来说,各地仅存的代表性艺人已为数不多。民间文艺要传承,首先要有民间艺人培育经费的投入。现存艺人大都年事偏高,没有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平时在家都忙农活,如果不能保证培育经费的投入,民间文艺想要传承十分困难。其次,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导致众多农村家庭中的青壮年人都外出打工,所以每逢节日演出,及各种传承下来的活动举办时,登台的只剩些中老年艺人。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过世,后继乏人的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如果再不作出举动,优秀民间文艺的消逝近在眼前。 

5.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使民间传统文艺陷入尴尬发展境地
过去在农村,逢年过节或农闲季节各村镇都会举办大型民间文艺演出,这是农村人别无选择的娱乐和休闲方式。而如今,农村的年轻人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的接触、交流、交往的方式、渠道多种多样,昔日这种传统的娱乐休闲方式已被电视和电脑网络所替代。同时,又由于与城市现代文化的频繁接触和从众的心理,不少农村青年对传统的民俗民间文艺失去兴趣,自然而然也就使各地优秀的民间传统文艺陷入了尴尬的发展境地。
    三、东海县民间文艺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民间文艺是浸透了特定地域文化的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文艺,是我们十分紧迫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一是制作民间文艺宣传片。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建立民间文艺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三是举办民间艺术节。这是促进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有效手段。四是将民间文艺展演融入全县“广场文艺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在未来五年建成苏北一流的民间文艺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中心。面积在2000平方米。发展范畴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曲、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七个种类在内的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都可与社会经济发展、旅游文化发展相融合,来充分展示东海县特有的民间文艺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维护东海县深厚的民间文艺底蕴。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可以造福于一方水土。具体方法还可以借鉴先进的苏州昆山等重点城市对这项工作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如:东海县的文化品牌民间传统戏曲《东海吕剧》,民间文学《水晶仙子传说》、《姐儿溜》、民间传统美术《东海刻画》等等。民间手工制作《水晶雕刻技艺》、《桃林酒制作》、民间生产商贸习俗《安峰打铁》、《温泉洗浴》等民间传统游戏《放鹰》、民间礼仪习俗《东海县境内传统中式婚庆》等都可带动社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2、制定保护规划,完善保护制度。各乡镇村都要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使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系统全面的保护。
    3、建立传承机制,加强抢救工作。一是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对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鼓励和组织老艺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创作。二是开展传承人命名活动。政府方面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支持并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融和对接,做到既保护又创新,使民间文艺“老树开新花”。对中青年艺术骨干专门建档,给予鼓励和跟踪培养。保证“传承能力增强、项目业态扩展、品牌影响提高、资源利用延伸”的态势。三是继续积极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
    4、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县乡要设立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民间文艺资源的普查、申遗、保护、人才培养和传承人的扶持。制定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民间艺人有足够的心力从事民间文艺事业。这里的激励机制包括有标准、持续性的资金支持;有权威、有影响的荣誉奖励。使得民间老艺人安下心来,积极配合当地文艺部门,成为传统民间活动自发的领头羊,也使得年轻人能够乐意从事民间文艺传承这样既有荣誉感,又有收入保障的民间文艺事业。
    5、成立保护协会,打造特色文艺。一是成立“民间文艺保护协会”。开展“民间文艺大赛”和“优秀民间艺人”评选活动。二是民间文艺的展演要和旅游事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东海的羽山、温泉、水晶城、双店、驼峰鲜切花基地、少儿版画创作基地等旅游景点和西双湖、海陵湖风景区,打造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三是组建“民间文艺演出团”充分展示展演东海的特色传统民间文艺。
    6、建立民间艺术馆,资料入乡土教材。一是可在东海水晶博物馆设立民间艺术馆。作为弘扬民族民间文艺教育基地。二是将民间文艺编入乡土教材,让民间文艺得到有效的传承。开展民间文艺进课堂活动,即剪纸进入手工课,民歌进入音乐课,腰鼓进入体育课,板画进入美术课。激发青少年对民间文艺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学习本土优秀文艺的自豪感。

在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昆山主办了第十届江苏省《野马渡》民间文艺论坛,这又给东海民族民间文艺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好机会,我们将以“论坛活动在昆山,民间文艺在东海”为发展思路,以传承、展示、发展东海优秀民间文艺,增加东海县的民间文艺内涵,使中外友人、广大朋友,走进民间,了解东海,体验东海,切身体会东海古老的民族民间文艺的魅力。为东海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园林、卫生、文明城市提供文化软实力,掀起东海民间文艺事业建设的新高潮。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