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徐卓人:激情如诗——木雕家韩建贤写真
【发布日期:2012/2/13】【作者: 徐卓人 】【来源: 姑苏晚报2012.1.29 】【阅读次数:3510】【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玉雕艺术家俞挺将师弟韩建贤介绍给我时,我认为他是个诗人。

不仅外型像,内在气质也像。清瘦的个,挎着个包,墨黑的“山羊须”,明亮的双眼。他还很年青,才30多岁,我因此怀疑他是否从事木雕。在我想象中,木雕家应该沉稳老练、敦厚甚至木讷的。

我错了,等我这种怀疑持续两天,重新返回去采访他时,一刹那我改变了全部的感觉。

我跨进他的工场,脚步不由自主停留在几组木雕条屏,我承认,是被吸引并震撼,它们是黄杨木雕花卉和香樟木雕花卉条屏,浓密的花朵和叶丛,以其奢华的铺陈跃然面前,少年时,我曾看到过北京故宫的“金枝玉叶”,它们以真金和玉石雕成,从此我认定这是世上最奢侈的工艺品,但在这几组木雕花卉面前,我的认定动摇了。

原来木雕也可如此华丽、繁富!我似乎从作品一下看到了韩建贤的本真,那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激情,从那些花卉的愣角一齐涌泻而出,这就是这个青年人的内心。

 

从父学艺

 

韩建贤的艺术天赋自幼便显露出来,他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喜欢用工笔仔细描绘,从不厌倦,一棵树、一朵花究竟要画多少笔?他从不在乎,只是很耐烦很耐烦。那时80年代物资馈乏,买纸画画是件想都不敢想的事。韩建贤很有创意,他发现了天然的纸张——乡村老屋的墙壁。他选择了邻居家的墙壁,四处涂鸦,画12花神,画24孝,画花瓶,一律白描,一画就是连成一片,乡亲们倒也不怪罪,喜欢他笔下的人物画鸟,后来渐渐的老乡都邀请他到自家墙壁上画上几笔,韩建贤将此当作创作大事来伺候,从不敢马虎,村里墙上的工笔花卉从此成为乡村一景。

墙壁上的画为学校老师赏识,于是学校黑板报有了他的用武之地。自此他与画有不解之缘,直到今天他成为了一位木雕艺术家,依然喜欢画画,墙上挂的直幅、条屏、桌上卷的斗方,无处没有画。他还喜欢仿古画,仿明、清山水古画,几可乱真。

这里不得不说韩建贤的父亲。父亲是一个传统的木雕艺人,在韩建贤的印象里,父亲就是为木雕而生,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是木雕的圣手,经父亲之手雕刻的东西,名享方圆数十里,乡亲没一个不知道他的,因此韩建贤自小就很崇拜父亲,每当乡亲们指点父亲的作品赞不绝口,韩建贤的心里就像流了密。

或许是因为对父亲的崇拜和家庭氛围的熏陶,韩建贤因画而渐渐接触木雕,有一天父亲很认真对韩建贤说:跟我学木雕吧。韩建贤愣了一愣,因为大哥已经跟父亲学木雕,此前他想都没想过学这门手艺!

父亲是一个对工作十分严谨的人,韩建贤初学时只是苦练基本功,如何拿刀,如何看料,摆弄来摆弄去,父亲就是不让儿子干正活。这样的基本功训练整整持续了一年!整整一年啊,你可以想见是什么滋味。直到一年后,父亲才慢慢地让儿子独立操作。

韩建贤还有一嗜好:看书。因为贫穷,他没有条件周游世界去观赏优秀建筑的真迹,于是他积攒起平日所以的零化钱,去城里书店买各式美术及建筑的书籍。你别看他灵活好动,沉浸在书中却静默是处子。他看着书,直看得书上的文字能背诵,图片能描绘,所谓烂熟于胸。在工作中不懂的地方也经常和父亲沟通,一边读书一边请教,市面上所有的艺术类书都被他背回家,父亲智慧仓库里所有的答案都被他搜索了出来。父亲默默看着这个小儿子,心里说:看来可成器啊!

 

首次闯荡

 

19岁,是韩建贤值得骄傲的年龄,因为这一年龄,是他离开父亲的羽衣、独立创制作品的纪年。

如今回想这段经历,依然令韩建贤怦然心动。那是个寻常的春天,柳丝绽芽,桃花含苞,有个生意人私下里找到了韩建贤。这个生意人韩建贤见过,来父亲的作坊数次,也与父亲认识。他找韩建贤说:我看过你画的画,琢磨过你做的家具,现在有一批木工家具,价格也谈好了,你敢不敢跟我去做?

对一个一直跟随父亲学艺的19岁男孩来说,这是件大事。但他知道,一旦跟父亲商量,父亲是绝不会放手让他去的,因为父亲不想轻易败坏名声。但韩建贤却准备行动了,他与那个生意人签下了合同,豁着胆子,对父亲谎称散心,背起行头来到了太湖边。

这种带着冒险的经历韩建贤是不敢忘的,他未做家具,先是看编了他最为欣赏的明、清两朝家具范式,明式家具造型简练、以线为主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木材坚硬、纹理优美。相对而言,清式家具首先表现在造型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要宽,要大,与此相应,局面尺寸、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清式家具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技艺精良,一丝不苟。凡镶嵌方面的桌、椅、屏风,在石与木的交接或转角处,都是严丝合缝,无修补痕迹,平平整整的融为一体,但不论如何,两种家具的主料木材,选料极为精细,表里如一,无节,无伤,完整得无一瑕疵。硬木家具的部件和零部件,如抽屉板、桌底板及穿带等,所用的木料都是硬木。两种家具各有优点,他都喜欢,他向主人建议,就是要做这样一套明、清合璧的精品!

那些时日,韩建贤须臾不敢懈怠,全部的心思和才智渗进了刻刀里。

当大功告成,客户满意地带着钱款前来付款时,韩建贤的父亲笑了笑,说:你小子去干些啥我心中是有数的,既然翅膀硬了,就该飞了!

 

小试锋芒

 

韩建贤承认,他从无意识开始,后来是真的爱上木雕了。这种爱让他欲罢不能,就像诗人有了情感。

转眼几年过去,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韩建贤到太湖古建工作,太湖古建由高级建筑师薛福鑫领衔,是苏州香山帮匠师世家出身的传人。薛福鑫身怀古典园林设计和古建筑绝技,一生设计建造的百余座古典园林遍及国内外。到太湖古建是一次磨练自己的机会,所以韩建贤欣然前往。临行前父亲语重心长对他说:跟师三年天下好走,出师三年寸步难行。这句几乎伴随韩建贤整个青春到壮年,年岁长起来,才觉得了话中的哲理和分量。

到太湖古建做的第一个工程就是一个苏州市重点工程——修复三塘街玉涵堂。有记者看了修复后的玉涵堂写下这样的文字:“玉涵堂面阔三间16米,进深六檁14米,扁作梁架,东西两山墙贴砖细墙裙,青石鼓墩柱础,轩敞古朴,具有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用材尺度和建筑比例精当,用料均采用精选的杉木,而制作工艺则充分体现了苏州传统工艺的一流水平,枫拱上的梁托、山脊部分的山雾云等处的明式雕刻简洁圆润,每一个梁下雕刻的花卉、圈草等图案精细入微。”如此复杂的线条,可想而知雕刻难度之大。

有意思的是,当时这个工程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帮木雕师傅负责,花蓝厅的雕刻工作正好由另一帮师傅在做,此时适逢香山帮传人薛福鑫来工地,看到了花蓝厅的雕刻,指明其方子上要雕“八爱”。

什么是“八爱”?那帮师傅都傻了眼。薛福鑫老人缓缓转过身来又问:是否有人能做“八爱”?还是沉默。这时韩建贤忍不住了,看看无人接话,于是对薛福鑫说:“可以的。”薛福鑫老人两眼放光,似乎在询问,韩建贤就将“八爱”一一述之: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薛福鑫老人听后满脸皱纹展开,望着这位后生眯着眼睛说:就由你来做花篮厅上的“八爱”吧!

事后,韩建贤忽然想起父亲说的:在外做事要讲行规,不能冒然接之。心想真是的,自己太冒失了!不过,另一帮师傅确实真挚相请,他们的朴实鼓舞了韩建贤,初生之犊,就这样完成了“八爱”的雕刻工作。随后又做了“落地罩”、“岁寒三友”等。

玉涵堂的工程受到了当时包括时任苏州市杨卫泽的好评。之后,一发不可收,韩建贤连续做了“冈川会馆”、“福园”、“明清家具雕刻博物馆”、“德馀山庄”等高档雕刻古建筑。

他,终于名声在外了。

 

高朋满座

 

我跨进工场时,从一侧门里望见了他们,以为是在开会,韩建贤却说:是朋友是朋友!在聊天!

这些朋友,有来自苏州古城的,有浙江的,有福建的,大家正围座在红木茶几旁,茶几一侧,是沸腾出声的功夫茶,韩建贤忙着给朋友们续水。朋友们既是来求作品,更是来欣赏,就像魏晋时代的清谈。

自1994年从事木雕工作,韩建贤从最初的木雕学徒工到今天,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与木雕的缘份已有10多年。2004年他在通安创办了“古雅艺雕”雕刻厂,主要是以小叶紫檀、檀香、沉香、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等材料为主的高档工艺品雕刻。2006年又创办了“文心阁”木雕工作室、红木家具厂,潜心主攻木雕工艺品和高档红木家具。

创办木雕工作室以后韩建贤对自我的要求也有了新有提升,同时在创作设计理念上也有新的发展与开拓,雕刻技巧更是刻不容缓紧紧跟上。其间独立创作的老山檀香“天降祥瑞”,在上海第十一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特别金奖”。

遗憾的是,这件本该属于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却脱了手,离开了他。

他的朋友却越聚越多,每天好几批。有的朋友是常客,从他手上买走了好几件作品,但依然常来,看看韩建贤雕出了什么新作品。

在一个玻璃展柜前,韩建贤十分自信地向我介绍这件小叶檀作品,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简常“紫檀”。紫檀密度较大,棕眼较小,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主要在迈索尔邦,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20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我望着繁复的浮雕、透雕,真不是一个“好”字得了。

就在谈笑间,玉雕家俞挺来了,韩建贤开心地拿出来一个新近雕刻的沉香木小辣椒,这沉香木黑乎乎,拿在手里,只见上面还躲着两个七星螵虫,拿到鼻底深吸一口气,一股香味直刺鼻心。韩建贤又端起茶壶往沉香木辣椒上浇了点热水,顿时香气更浓,这就是沉香木啊!

采访韩建贤好像不用去统计他得奖的次数,因为,在博大的木雕艺术品前,这些已经显得不重要。韩建贤说: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在艺术之路上即使有时很辛苦,我也从不埋怨从不忧愁,因为知道命运的是另一种无法估量的财富。木雕艺术创作也不只是冠冕的行走,更让我在这数十年如一日的经验积累中感到这门古老工艺的博大精深。作为矢志从事木雕工作的我来说,现在最为重要的使命是创造,应该为开创地区流派,发展个人独特的风格而不断追求。相信木雕艺术这块园地定会流派纷呈,精品倍出。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