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繁荣苏州民间文艺事业、建设苏州文化强市而辛勤耕耘,既取得了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双丰收,又开创了工作新局面,提升了苏州民间文艺的地位和知名度。
一、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一年来,协会发展市级会员26名;上报批准省级会员10名、全国会员3名;上报待批省级会员10名、全国会员2名。有25名会员评为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32名会员评为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先后成立镇湖刺绣研究会、昆山市楹联灯谜学会、市井文化分会,完成楹联、民间文学两个分会换届工作,建立苏州市民间文学创作基地,指导太仓市建成由中国楹联学会命名的“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楹联分会荣获全国联律普及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楹联学会颁发)。
二、宣传形式多样化力度大
协助编辑出版《乡土·野马渡》4期,编印内部刊物《野马渡》5期、《楹联春秋》1期;编发《民文简讯》23期;“苏州民间文艺网”发帖400多个;报送市文联信息居全市十大协会之首;在《姑苏晚报》上以16个整版(约10万字)免费专题宣传协会16名民间艺术家。
三、民间文学艺术创作创新出成果
1、民间文学、楹联、谜学、民间艺术等分会,有40多人在各种报刊、著书上发表文章200多篇(不含姑苏晚报专版文章和连载),张瑞照、徐卓人的著书连载。
2、出版著书有:包文灿的《中国·河阳山歌绘本》,陆建祥、李洲芳的《古吴功臣伍子胥》,卢群的《阳山》,王大经、陈有觉的《太仓民间故事》,陆健德的《太仓民谣》,高雪峰的《江南丝竹》,陈志强的《平望》,濮凤娟、濮毅德的《濮凤娟:领绣江南》,柯继承、吴眉眉、林锡旦、诸家瑜的《吴地民间炊火——兼及古代炊器研究》,张家港《沙上宝卷》编辑组《中国·沙上宝卷集》,卢群、柯继承、诸家瑜、潘振亮的《中华祥瑞文化·甪端》(12月出版),邓解华的《请你说句良心话》(即将出版)等。柯继承、吴眉眉、林锡旦参与编写出版的《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10》,林锡旦创作《石路赋》并参与编写出版的《百年石路》等。
3、邹英姿独创的针法——滴滴针法,通过国家专利局认证;姚建萍的苏绣《富春山居图》合璧和苏绣《世纪和平——百鸽图》在天津文交所上市;姚建萍领衔创作的大型苏绣作品《富春山居图》合璧卷首发式暨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4、姚建萍领衔创作、朱龙泉设计的大型原创苏绣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捐赠南京博物院;金国荣的大型剪纸作品《建党九十周年》捐赠苏州革命博物馆;薛金娣的苏绣作品《孙中山素描像》代表英国华夏文化协会捐赠给了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博士。
5、薛金娣、蔡梅英荣膺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民间艺术奖“山花奖”。
四、创新活动此起彼伏
1、组织举办“昆山市第十一届琼花艺术节‘联墨玉峰’楹联邀请展”,苏州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故事征文”大赛,庆祝建党90周年“歌颂祖国歌颂党”楹联创作,“送公益眼科普查 为八千绣娘服务——为镇湖绣娘送公益福利活动”(与苏大眼科医院联办,截止到2011年11月,已为701位绣娘义诊,免费金额达82718元),“2011白象湾杯城际蟋蟀大赛”。
2、协办第八届苏州市民间艺术节,承办“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
3、组织参与“党旗在我心中——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大赛(荣获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奖和1个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奖,故事创作1个金奖、2个铜奖、1个优秀奖,故事表演1个铜奖)暨首届江苏省民间文艺“迎春花奖”(新故事)评审活动(荣获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奖、4个故事创作“迎春花奖”和1个故事表演“迎春花奖”);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大赛(枫桥艺术团获“金玉兰”最高奖);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锦绣金阊”首届金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民间手工技艺大师精品展示活动;苏州乐园“民间手工艺展”;“中国移动第十届古胥门元宵灯会”等等。
4、林锡旦、潘君明、宋乐等多名会员在苏州老年大学讲授苏州手工艺文化、街巷文化、民间音乐知识等。
五、明年工作打算
2012年,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将继续努力,全面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继续强化协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全面促进协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完成民间艺术、谜学两个分会换届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向上级协会输送“新鲜血液”,年内争取上报发展省民协会员15—20名、中国民协会员5—8名。
3、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断创新之路,多搞有新意、有创意的活动,鼓励会员参与各类活动多出成果:a、筹办第九届苏州市民间艺术节;b、协助开展“野马渡杯”全国新故事大奖赛活动,2012第十一届古胥门元宵灯会,古胥门庙会,姑苏端午、中秋传统文化节,昆山周市白塔庙会等;c、开展民间文学理论研究,落实选题、组织编写出版学术专著《昆北民歌》、《中华祥瑞文化·凤凰》(暂定名);d、继续开展“送公益眼科普查 为八千绣娘服务——为镇湖绣娘送公益福利活动”。
4、树立典型,搞好整体宣传,全方位为广大会员服务,指导会员出版个人专著。
5、年初在昆山建立“苏州市楹联创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