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海峡两岸举办白蛇传文化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1/11/24】【作者: 长工 】【来源: 江苏文艺网 】【阅读次数:2948】【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江苏文艺网讯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对于作家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而言,对“白蛇传传说”的研究素有“白学”之称。为进一步加强对“白蛇传传说”的保护与传承,探讨今后保护重点与工作方向,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镇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镇江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承办的“中国传说——2011海峡两岸白蛇传文化研讨会系列活动”于11月18日在镇江市拉开帷幕,镇江市副市长王萍出席了此次活动并致辞。

  本次系列活动分为三部分:中国传说——2011海峡两岸白蛇传文化研讨会、《白蛇传传说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情结》专题讲座、“白蛇情缘”综艺晚会。

    11月18日,在镇江南郊风景区碧榆园宾馆举办了“中国传说——2011海峡两岸白蛇传文化研讨会”,来自大陆与台湾两地的“白学”专家就白蛇传文化的传承保护、学术理论进行学术研讨。

    以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并在国际范围内传播“白蛇传”,勇闯市场成为当前“白蛇传”传承的热点问题。3位来自台湾的学者对台湾近60多年中传承白蛇传的历程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多元艺术创作是台湾人传承白蛇传的主要方式,有舞剧、诗剧、散文、小说、舞台剧、漫画、现代诗、歌仔戏、京剧等,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不仅赢得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还将台湾的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大陆学者则从创新“白蛇传”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建设更多的文化景点、文化街区与创意园区,创造网站、动漫、音乐、影片等以及各种物质的延伸产品,让“故事来源于民众,在民众中存活”。

    会议还探讨了我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白蛇传”的保护规划。包括:完善“白蛇传”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优秀的民间故事手、民歌手实施政策性保护;培养和团结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研究人才;组织采风活动和节日民俗活动,录音录像、搜集整理濒危的“白蛇传”的相关资料;征集相关的工艺作品和书籍文献资料,筹建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建立“中国白蛇传文化研究中心”和“白蛇传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陈列展示馆”;出版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丛书等。

    11月19日下午,在镇江市图书馆文心讲堂举办《白蛇传传说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情结》专题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刘晔原女士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教授金荣华先生主讲。

    镇江是白蛇传传说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初唐就有了金山寺和尚降伏白蛇的原始传说;镇江也是白蛇传传说口头传承的重要地点,故事中的“保和堂施药”、“端午惊变”、“水漫金山”等都发生在镇江。金荣华教授来自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他说自己的白蛇传情结就是“金山”,到过金山,这白蛇情结就算是解开了。金教授表示,白蛇传说广泛出现在台湾的各类戏剧、舞蹈、文学创作中,是台湾人民对于白蛇传说情结的所在。刘晔原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教授,在她看来,白蛇传传递出的是一种仁者爱人的情结,与镇江的山水文化紧密相连,金山是“白蛇战斗过的地方”,“灵山秀水是镇江的一张名片”。两位教授的演讲幽默风趣、形象生动,赢得阵阵掌声。

    11月19日晚,镇江影剧院上演“白蛇情缘”综艺晚会,通过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京剧、扬州评话、苏州评弹,以及舞蹈、器乐合奏等节目,演绎“白蛇传说”凄美的爱情故事。

    表演的节目有传统的、也有新编的,而内容却只有一个白蛇传。观众把这个容纳千人的剧场坐得满满当当,也只为了看白蛇传。各个表演行当的演员们尽情挥洒,演绎心中的白蛇传,引来观众掌声、叫好声络绎不绝。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南乡田歌在镇江流传了上千年,“田歌女王”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阿英与三山艺术幼儿园的师生们,一起表演《田歌一曲唱白蛇》。作为口述民间文学,白蛇传一直是我国传统戏曲艺人青睐的故事,他们不断用各种艺术手法,将白蛇传搬上舞台,国家一级演员姜庆玲表演扬州评话《白娘子的传说》;曾获曲艺“牡丹奖”的包伟表演了扬州弹词《美丽的神话》;优秀青年评弹演员周三博、黄飞燕带来苏州评弹《白蛇传•中秋赏月》;国家一级演员、当家梅派青衣李洁带来京剧《白蛇传•游湖》。传统“白蛇传”千姿百态,个个精彩。来自镇江和省内的青年演员表演的舞蹈《金山秀色》《等爱》、二重唱《许诺》、诗乐合奏《白蛇随想•断桥》、二胡和小提琴合奏《千年等一回》等节目,展现了现代新编“白蛇传”的旖旎和妖娆。(长工)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