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郑涌泉:胸有成竹 刀下乾坤——记竹刻艺术家倪小舟
【发布日期:2011/6/27】【作者: 郑涌泉 】【来源: 姑苏晚报2011年6月26日第29版“品艺.人物” 】【阅读次数:3145】【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是苏东坡的诗句。“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有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又同松和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历来为中国文化人所推崇,其中就有一个芸芸众生倪小舟。岂止是推崇,倪小舟简直到了“视竹如命”的地步,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宿命”。竹是倪小舟展示才华的平台,是他天赋加勤奋的结晶的载体,进而成为其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他最初与之亲密接触的并不是竹子,而是木头。这是不是让人有点匪夷所思呢?

木工踏上雕刻路


      倪小舟1962年出生于昆山巴城农村,那正是经济特别困难的时期,所以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身体显得比较单薄,只有一头过早花白的天然卷发让他看上去颇具艺术家的气质——事实上他的的确确是一位在圈内外很有名气的竹刻艺术家,江苏省高级工艺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工艺协会理事。倪小舟从事雕刻艺术纯属偶然,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因素,这是一条哲理,也就是所谓的“天意”。倪小舟的从艺之路确实有点奇特,有太多的偶然和巧合,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传奇色彩,所以说起来也就未免有点话长。
      倪小舟有位亲戚是丹青高手,小舟从小就对画画有兴趣,对那位亲戚十分心向往之,想跟他学画,将来也能成为一个画家,但这终究只是一份希望,一个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另一个人却在无意间将他引上了另一条路,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另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后来终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彻底改写了倪小舟的人生。倪小舟读中学时有位老师和他关系非常好,那是位在巴城“插队落户”的苏州知青。假期里他带小舟到苏州家里小住,他说我有事不能老陪着你,给你一辆自行车你想到哪儿玩就去哪儿玩吧,于是小舟天天早出晚归骑车跑遍了苏州的各个园林和小巷深处,无处不在的吴文化在他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古典园林里那些亭台楼阁门窗家具上巧夺天工的雕刻图案让小舟激动得热血沸腾,从此他进入了另一个梦,这个梦能圆吗?不知道。做梦归做梦,人要吃饭要生存才是最实际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倪小舟高中毕业后去学木工,他的师父、师公是当时昆山家具厂的一级“小木”,这行当干的就是家具陈设上的雕刻构件。小舟在这方面有“慧根”,更有悟性,学了没多少日子竟然就动起刀来,甫一出手就显示出他的不凡,早期做的“生活”(成品)就让自己的师父和其他老师傅们吃惊得瞪圆了眼睛。自此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有空就往返于苏昆两地,跑园林,赏雕刻,拜名师,忙得不亦乐乎。还买了大量这方面的书籍和刻刀,边工作边学习,技艺日趋精湛。1981年倪小舟在上海偶然结识了一位朋友,他告诉倪小舟,他曾经到徽州黄山、歙县一带“上山下乡”,那边的很多古老民居建筑上布满了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的雕刻,其精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倪小舟跟着朋友来到黄山脚下,立刻就被徽派建筑上的那些雕刻吸引,到了痴迷的程度,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于是在那位朋友帮助之下干脆也来了一个“插队落户”,与那些古代木雕朝夕相处,与当地的乡亲们生活在一起,边打工边观摩学习,足迹跑遍了皖南许多当时尚未开发的古镇、古村落,对徽州文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她所孕育出来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手中的刻刀也就沾上了不少的“灵气”。
      从安徽回来后,倪小舟又去了东北。又是一个“巧合”,他在辽宁鞍山遇上了一位民间烙画老艺人舒师傅,当即拜他为师学习烙画技艺,时间竟长达一年。之后,他又到了山东、天津、北京、陕西、甘肃、四川、浙江等许多地方,足迹几乎踏遍半个中国,“读万卷书”他不敢说,可“行万里路”他深知个中三昧,这为他以后的“下刀如有神”作了铺垫。 1985年他这个“浪子”回到久违了的昆山,此时他的见识和技艺都更上了一层楼,他觉得他应该为故土的文化做点什么,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和心血,将昆山顾炎武纪念馆、苏州拙政园塔影亭、云亭和长廊制作成模型浓缩于案头,工艺之精巧让人惊叹不已,顾炎武纪念馆模型还在先生的家乡千灯展出,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众里寻他千百度”
  

      又是一个巧合。这个巧合让倪小舟最终踏上竹刻艺术的“不归路”。就是在这次千灯展出中,倪小舟结识了昆山一位书法家、收藏家殷新生且很快成了好朋友。殷新生有着比较丰富的关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知识。他让倪小舟观赏了一个竹制的笔筒,上面有名家所刻毛泽东诗词,笔触和刀工如行云流水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倪小舟顿时有了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木雕和烙画的技艺,倪小舟开始了对竹刻艺术的探索。他首先如饥如渴的在故纸堆里寻寻觅觅,希冀撷取这门中国独有艺术的相关知识。他了解到六朝时期的文献中就有了关于竹雕艺术品的记载,唐代以后竹刻艺术为人们所广泛喜爱。宋代出现詹成,明代出现了嘉定朱松邻祖孙三代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市)则出现李文甫等竹刻名家,竹刻艺术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阳、四川江安和浙江黄岩等地的翻簧竹雕,并成为当时竹刻艺术的主流,民国初期出现北京张志渔开创的北派竹刻等等。知道历史,就会思考未来。倪小舟一头“扎进”竹子里,开始无师自通地操弄起来,从楹联、竹简、条屏等大件着手,逐步雕刻臂搁(作书法小楷时用于肘部的支撑)、笔筒、扇骨等小件,边刻边总结经验,同时注重收集历代竹刻名家的作品从形别、题材、技法等各个方面通过鉴赏、观摩达到吸收、继承和提高。
      竹刻艺术品向来为文人所用,所以对雕刻者自身的文化素养要求甚高,不仅能“工”,还须懂书画金石古诗文,故历来从事这门艺术的人并不多。清末著名古玩收藏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一节中这样写道:“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倪小舟深知自己没有书法功底是无法在“竹刻之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于是他决心系统学习书法和绘画,带着自己的竹刻作品登门拜访书法名家,向他们请教,先后得到陆家衡、沙曼翁等名家的指点,受益匪浅,沙老观看了小舟的竹刻作品非常赞赏,亲笔为其题写了“友竹轩”的“斋号”以及赠其“倪小舟竹刻”、“情系幽篁”等墨宝,给以肯定和鼓励。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倪小舟看到电视上介绍浙江乌镇钟山隐先生的竹刻艺术,第二天就带上自己的近作前往乌镇登门求教,钟先生感到十分惊讶:自学才一年多就达到这样的水准,真是难能可贵后生可畏啊,坚持下去必有大成就。当即拿出自己的作品与倪小舟所刻对照着进行点评(必须一提的是:钟先生的作品一般人不去买是不让看的,何况是同行),并谆谆嘱咐:要有耐心,不要求快,精益求精。此后,倪小舟还多次登门请教范遥青、徐秉方等前辈艺术家,技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国传统工艺典籍《考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得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里讲得很明白,你的技艺即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材料如不能尽如人意,那么刻出来的作品就不可能是完美或比较完美的。为了寻找优质的材料,倪小舟无数次深入浙江、安徽山区,仔细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然后采竹试用,摸索出一套经验。比如浙江省地处天台山、会稽山、括苍山、仙霞岭等山脉之发脉处的磐安县、号称“中国竹乡”的龙游县以及安徽黄山一带的竹子质量最好,而有着“竹海”美名的安吉的竹子则纤维结构较粗,并不适用于竹刻。还有,采竹须在冬天,选择长在山阴的竹子,因为山阴处的竹子生长缓慢,而冬季的竹子生长尤其缓慢,水分和养料收敛,内行人所谓“脂膏不往上走”,不容易生蛀虫。竹子不可太嫩也不可太老,嫩竹容易变形,老竹则纤维变粗,三至四年的成竹最好。倪小舟每次进山采竹总要花上十天半个月时间,别人都在准备过年了,他却“躲进深山成一统”,乐此不疲,忘乎所以。采伐下来的竹子要踏着崎岖的山路一株株掮下山,切不可拖,拖会擦伤竹青,留下的伤痕很难消除。竹子到了山下还要经过处理,料断、打通竹节,一口大锅烧水,水里加上适量的明矾、盐、石灰,竹子放进去煮上半个小时,捞出来趁着赤沸滚烫时用粗毛巾花大力气擦去表面的油脂,擦得大寒天脱剩了单布衫。然后晒上个把月,才能运回家备用。开出的竹片还得细细打磨,摸上去滑腻温润如玉,方能用于竹刻。其繁复过程加上重体力劳动怎一个“苦”字了得!每进一次山倪小舟本来瘦小的身子都会落掉几斤肉。
      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人通常用于竹刻的刀具是用弹簧钢制作的,而倪小舟则“另有一功”:用高碳钢的什锦锉自制刻刀。这种刀具硬而脆,稍稍用力不当甚至手腕轻轻一抖就会折断,倪小舟却用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胸有成竹显“慧根”

      倪小舟在2000年从昆山巴城移居苏州甪直古镇,他认为这是一个远离名利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他在这里以千年水乡文化为背景潜心探研竹刻艺术,与同行交流切磋心得、技艺之外,还多方寻找与书画名家合作的途径,以创作出更具时代意义的作品。
      倪小舟竹刻得前人艺术之精髓,融古人诗意与各种技法于一炉,留青、阴刻、陷底、深雕、浮雕……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深雕、浮雕作品通过刻画山川人物的意境透露出大气、古朴、高雅的人文气息,圆雕人物则重在瞬间捕捉其内在思想情感而使之出神入化;留青、阴刻作品则以刀代笔,再现书画的情趣和韵味,利用多种刀法与手段,以竹刻语言来表达中国书画艺术的淡雅、含蓄、超凡脱俗。倪小舟以“拒绝匠气,追求匠心”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从不求“量”,一味求“精”,为此不遗余力。倪小舟的起居室和工作室里没有现代化的陈设,有的是破旧的中式家具,他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才找得到“感觉”。这些年来倪小舟为了竹刻艺术花尽积蓄而无怨无悔,所幸的是,他的夫人乃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铁杆粉丝”,否则,他在这条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太远。
      “有志者事竟成”。2005年倪小舟被苏州市评为“首届民间工艺家”称号,2006年作品在甪直镇举办的“首届苏州市竹刻艺术精品展”展出,2007年书法刻字作品“大用无用”及“烟花三月”入展“江苏省首届书法刻字艺术展”并获奖;2009年作品“大美不言”在“江苏省第二届书法刻字艺术展”上获奖;同年获昆山市人民政府“第六届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提名奖”,2010年竹刻笔筒“西园雅集”、臂搁“起鲤图”入展“全国竹刻艺术邀请展”(当代竹刻艺术家首次全国性大型活动),论文《镌刻的脚步》入选本次邀请展所出版的《作品集》中的《论文卷》;同年,被授予“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倪小舟在竹刻之余还发表了《嘉定、金陵两派竹刻与苏州文化》、《赏周玉菁竹刻原作》等多篇专业论文获圈内人士好评。让我们来看看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华人德先生对倪小舟竹刻艺术所作的评语:“豪芒之间,游刃有余。昆山倪君小舟善刻竹,所刻与原迹不失毫发,雅致精微,有书卷之气”。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