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潘君明:承古创新的红木雕刻
【发布日期:2011/4/10】【作者: 潘君明 】【来源: 姑苏晚报2011年4月10日第26版“知道•人物” 】【阅读次数:3434】【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钟锦德工作照

点击查看925x611原始图片...

紫檀木雕《争》

  点击查看331x499原始图片...

紫檀木雕《六子嬉弥勒》

 

苏州阊门外山塘街,长有七里,石板铺路,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商店鳞次栉比,百货杂陈。尤其是民间手工艺品,苏州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玉石雕刻、红木雕刻,以及民俗挂件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街的东端,有一家“钟锦德紫檀雕刻艺术馆”,陈列着各种紫檀木雕艺术品,既有床、橱、桌、椅等家具大件,也有笔架、梳妆盒、松鼠葡萄等艺术品小件,品种繁多,高雅美观,格外引人注目。

紫檀,是红木的一种,出产于东南亚,我国南部也有。木材为红棕色,坚重细致,是制作家具和艺术品的高级材料。紫檀之名,最早出现于晋朝,距今已有1500余年。到唐代,我国已十分重视紫檀,用紫檀制作瑶琴、琵琶和家具,并在宫廷中使用,受到文人的称赞。王建《宫诗》云:“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孟浩然《凉州词》云:“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可为佐证。

苏州的红木雕刻,历史悠久,在明代已很著名。究其原由,苏州东邻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倚长江,水路交通便捷,是东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许多朝廷官员、豪绅及富商,在苏州建造宅第庭园,需要高档的家具陈设和使用,需要各种红木雕刻艺术品作摆件观赏,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参与设计,使得苏州的红木制作,构思新颖,古朴典雅,有着独特的风格。艺人利用木材固有的色泽和纹理,造型简练大方,线条雅致挺括,做工精良,式样美观,引领全国,故称为“苏式家具”,因产生于明代,又称为“明式家具”。清代,苏式家具又有了发展,增加了雕刻装饰,雕有龙凤图案,刻有花卉虫鱼,或是历史人物故事等,工艺更为繁杂,作品更为精致。苏式家具一经出现,其他地方就纷纷仿制,谚语有“苏州样,××造”,可见苏式家具的影响了。民国时期,苏州红木雕刻小件作坊有四十余家,作坊集中在景德路、范庄前、王天井巷一带。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红木小件雕刻生产合作社,后改名为苏州市红木雕刻厂,此后,红木雕刻进入了兴旺时期,最多时有从业人员有上千人,并出现了许多雕刻名家。进入上世纪80年代,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雕刻人才,钟锦德便是其中之一。

山塘街“钟锦德紫檀雕刻艺术馆”,由雕刻艺术家钟锦德创办。他出身于吴县光福镇塘村,其处是著名的“香山匠人”集居地,有“雕刻之乡”的美誉。钟锦德从小耳濡目染,喜爱木雕,他十七岁拜雕刻艺术家李兴根为师,专攻红木雕刻,在红木雕刻二厂从事红木雕刻及创作设计;后在厂收徒授艺,并担任雕刻设计师。钟锦德尤精紫檀木雕小件,作品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承古创新,锲而不舍。近数年来,他认真学习,刻苦研究,精心于艺术品创作。在他的艺术馆内,各种艺术品陈列于橱窗,犹如一处红木小件博物馆,无论人物、动物和花卉,造型逼真,富有想象力,博得行家和观众的称赞。

红木雕刻艺术品,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采用名贵的红木材料制作,品种繁多,造型各异,集工艺和美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这门手艺,传承的方式是以师带徒,学艺者十分刻苦,非十年八年难成气候。红木小件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创作实践中,有偏重于人的精神文化,如摆件类的牧童骑牛、三羊开泰、双龙戏珠、太狮少狮、花鸟图案、吉祥如意等;有侧重于实用的,如果盘、笔筒、花架等;有侧重于宗教信仰的,如观音菩萨、弥佗佛、释加牟尼佛、八仙等,题材非常广泛。红木雕刻艺术品的表现手法,有圆雕、半圆雕、浮雕、深透雕、镂雕、线雕、阴雕、薄意雕等十余种,也有多种艺术手法在一件作品上应用,追求简、约、细、腻、秀美的风格,作品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带有很高的文人艺术气氛。

钟锦德紫檀木雕艺术品,既有传统题材,更有创新题材。他认为,传统要继承,创新是必然。社会在进步,群众的审美要求也在提高。作为民间艺术,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运用现代的审美意识,给艺术以新的活力,新的形象。钟锦德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雕刻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据初略统计,钟锦德已创作仿明清家具、传统人物、动植物造型、文房四宝、仿古船模、雕刻挂屏、台屏、地屏等作品近400件。

在艺术馆橱窗前,游人在细看一件艺术品,雕刻着三样动物。在一根老树根上,树皮如龙鳞,前有一蝉,螳螂紧随其后,一爪伸去,搭在蝉的背上,蝉想飞也不能;在螳螂的后面,躲着一只黄雀,眼睛正瞄准螳螂,翅膀已经张开,将要前去捕捉。这件艺术品名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作者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雕刻成立体的画面,无声的诗意,再现了大自然生活中的一个情景。无论蝉、螳螂和黄雀,都雕刻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整个场面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木雕《五子嬉登科》,又是一件艺术佳品。在一只扁圆形的大南瓜上,五个小孩在共同嬉戏,有手捧南瓜的,有爬在南瓜上面的,伸出小手,在赞夸南瓜之大,体现丰收之乐。并辅以小南瓜、藤蔓、瓜叶和盛开的花朵,更显得生动自然,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情趣。这件作品,作者运用高超的技艺,将浮雕、透雕、圆雕巧妙地相结合,使南瓜的瓜楞清晰,藤叶流畅;五个小孩姿势各异,造型生动,显得十分可爱。底座配以树根几,更添了几分自然环境,增强了艺术感。

钟锦德的艺术作品,常常开拓思路,善于创新,不时有新品问世。他的紫檀木雕《圣洁》,就是一个例证。这件作品,用传统的观音手执莲花为题材,以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左手轻托莲花,右手举起护莲,隐去观音之像,给人以一种想象的艺术空间。更为巧妙的是,用柔软飘逸的丝带作为支撑点,托起佛手莲花,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刚柔结合,表示莲花的纯洁和高贵。这件作品命题为“圣洁”,柔和而优美,纯洁而神圣,艺术之力,内涵之美,很发人深思,可见作者的用心。著名画家韩美林看了他的紫檀木雕作品,十分欣赏,对他说:“你的紫檀木雕作品,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有一种灵巧的语言,能够让人感到一种美的愉悦”。这确是恰当的评价。 20046月,第28届世遗会在苏州召开期间,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切尔·比策在考察山塘街时,走进钟锦德紫檀木雕艺术馆,详细观看了紫檀木雕作品《争》,只见竹排上站雕着两只身形矫健的螳螂,一只脚踏小虫,一只虎视眈眈,动态刚烈,志在必得。螳螂的触角、背部和翅膀上的纹理,以及腿部的肌肉感清晰可见,两只螳螂相逼的气势非常逼真。如此精致的艺术品,很难想象完全出自于手工。他不禁慨叹地说:“真不可思议”。

在艺术馆内,有一只简陋的工作台,台上有一件正在制作的如意摆件艺术品,钟锦德手握刻刀,在现场作艺术表现,给参观者演示。台边放有几十种刀具,钟锦德告诉我,这就是红木雕刻的工具。各种规格的雕刻刀,都是艺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打制的。制作方法是选用厚薄不同的钢材,用钢锉锉成各种刀口,再磨光、蘸钢、上把。雕刻刀的种类很多,有平凿、圆凿、扁凿、斜凿;直刀、片刀、弯刀、起刀、弯铲刀、凹面刀等。每一种刀又有刃薄、刃厚和柄长、柄短之分。刃口较宽而薄的,用于剔槽、切削;刃窄而厚的,适宜打眼。凿子有箍的,一般用来打深眼;无箍而柄长、颈细的,用来切剔座子榫孔、粗糙面以及修整棱角、棱肩、线脚等。铲刀有圆形和扁形,柄短有箍的,用于凿圆形孔眼,无箍刃薄的,用于剔圆槽及雕刻用;斜刃口,一般用于倒棱、剔槽及雕刻等。锛是用来平整构件表面的工具,锛有各种形状,有凹面锛、凸面锛、平面锛、斜面锛、圆弧形锛。另有框架锯、刀锯、钢丝锯等。在雕刻艺术中,红木雕刻是使用刀具最多的,任何一种刀具都有它的特殊用处,缺少一件也不行。

近几年来,钟锦德不断推出新的艺术品,参加市级、省级、全国级及国际级的工艺美术或民间艺术展览会。他的作品,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精美无比,惹人喜爱,因此屡屡获奖。20028月,作品紫檀木雕“荷叶秋韵”、“六子戏弥陀”,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青岛民间艺术展金奖。 20029月,作品“郑和宝船”荣获“2002(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展”银奖。同年11月,作品紫檀木雕“九猴笔筒”荣获第四届中国国家级(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五龙戏玉环”获银奖。12月,作品紫檀木雕《九龙宝舟》荣获中国华东六省一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200311月,紫檀木雕“释迦牟尼头像”、“观音头像”“、五子戏南瓜”作品,经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选定赴法国巴黎参加“2003中法文化交流锦绣江苏——中国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 20048月,作品紫檀木雕《圣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华艺奖”。 200510月,作品紫檀木雕《螳螂捕蝉》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0611月,作品紫檀木雕《捕》荣获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学会最高学术奖“华艺杯”银奖。20075月,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作品紫檀木雕《独鸶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同年10月,作品紫檀木雕《生命之环》荣获江苏省文博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金奖。 200810月,作品紫檀木雕《鸟巢》荣获江苏省文博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金奖。他本人也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雕刻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等称号。

(原载《姑苏晚报》20114月1026版“知道·人物”)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