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诸家瑜:陈老大的“梅花”、“海棠”情结
【发布日期:2011/3/20】【作者: 诸家瑜 】【来源: 姑苏晚报2011年3月20日第30版“品艺•人物” 】【阅读次数:2909】【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陈巧文现场献艺

祖传的制作梅花、海棠糕的各种器具

 

梅花糕、海棠糕,是姑苏传统小吃甜点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火工技艺烘烤型糕点。清袁枚《随园食单》云:“梅花糕源于苏州,历史悠久。”在行内则有“先有海棠,后有梅花”之说。在西汉时期,两种糕点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层面流行,皆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单线期。形似海棠的糕点,属于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的私房家点,制作工艺一般不予外传;而“外壳与器具烤,类似饼,圆形似梅花”(西汉李谷金《御民食书》)的糕点,则属于平民百姓充饥填饱肚子的大众小吃食品。到了明代,冶炼锻造技术趋于发达,烘烤型糕点生产器具推陈出新,海棠糕“红杏出墙”,与同属火工技艺烘烤型的梅花糕喜结“连理”,从此影形不离,成双成对出没在街头巷尾和各种活动场所,成为了中华传统小吃中的两朵奇葩。

学艺,为了谋生

陈巧文出生在“糕帮”世家,在江浙沪一带的梅花糕、海棠糕制作行业里,他以精湛的手工技艺独领风骚,深得同行的佩服和盛赞,业内人都称呼他陈老大

陈巧文祖父的祖父陈宝山,是在“梅花”、“海棠”两糕盛世的年代入“糕帮”的。清同治年间,才十来岁的陈宝山,在“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祖训下,走进了做“两糕”的圈子里。他学会了做梅花糕、海棠糕和各类糖果,之后就把手艺传给了儿子陈鼎祥。

宣统元年(1909),陈鼎祥“收”了个徒弟,那就是陈巧文的祖父陈日昌,时年仅12岁。陈鼎祥把父亲传授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授教给儿子。几年后,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制度下,陈日昌成了家。小夫妻俩一起做糕卖“花”(指梅花糕、海棠糕),小日子过得也蛮滋润。民国13年(1924),陈家添丁,起名叫连学,意思就是希望这个男孩接好班,把祖业传承下去。

陈连学,就是陈巧文的父亲。他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14虚岁就从父学艺,好学上进,几年下来,掌握了一手绝技。“糕帮”同行里有家姓张的,看到陈家这个儿子蛮有出息,就把女儿毛毛嫁了过去。张毛毛比陈连学小4岁,到了陈家,相夫做糕卖“花”,还为陈家生育了二男三女,陈巧文就是她的头一胎。

陈巧文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建国初期,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分别在苏杭两地摆摊做“梅花”、“海棠”两糕,父母则流动于苏沪两地。在国家大办人民公社、工业以钢为纲的总路线方针实施的第二年,刚满12岁的陈巧文读完了小学。此时,家中“人丁兴旺”,经济拮据,懂事的他考虑再三,决定放弃继续读学的机会,跟父母做糕卖“花”,以减轻家庭负担。

陈巧文刻苦好学,又肯动脑筋,有自己的主见。没几年功夫,他就将祖传的“陈氏手艺”学到了手,甚至在两糕的配料、烘烤等技艺上,竟然与父辈不分仲伯。19岁那年,陈巧文在征得父母允许下,自立门户,并从父亲手中郑重其事地接过祖传的那套梅花糕、海棠糕制作器具,从此独闯江湖自谋生计。

正当陈巧文满怀信心走进“糕帮”,期待一展身手之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降临了,这使他陷入了一个不知所措的地步。在批判“封资修”的狂潮中,所有的地方传统小吃受到了冲击,陈巧文那套祖传的吃饭家生,差点被视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尾巴”而“割掉”。

没了生路,靠什么吃饭呢?失了业的陈巧文独自徘徊在街头,望着硝烟弥漫的苏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楚……

“武斗”结束,“全面内战”平息,苏城终于恢复了平静。一日,街道通知他,到染织一厂去报到上班。这一去,陈巧文干了20多年。但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那份割不断的“梅花”、“海棠”情结。

 

梅花糕

海棠糕

 

辞职,为了坚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陈巧文所在的企业效益每况日下。厂里鼓励职工自谋出路,自主创业,他毅然决然地递交了辞职书,回到家里,重新收拾起祖传的那套家生,干起了老本行。

清曹雪芹《红楼梦》开篇写道: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里一直是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清孙嘉淦《南游记》)。虽然遭遇到“文革”的浩劫,“赵天禄”等被烧成废墟,但阴霾四散后,就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阊门地区具有发展的潜力!陈巧文一眼看准,于是挑着担子来到了南浩街,打出“陈氏祖传梅花、海棠糕”的招牌,摆开“架势”干了起来。制作梅花糕、海棠糕的工具一应俱全:炉子、面洒壶、水洒壶、打面铜锅、扎面勺、勺钎、刮板、面勺、翻钎……,有铜质的,木质的,竹质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模具,共两只,那是祖传的、特制的,紫铜材质,暗红色,但却发着温厚的光泽。一只蜂窝状模具,是专做梅花糕的,深度约10公分,有19个模孔,每个模孔壁形呈梅花状,重15公斤左右;一只模具是专做海棠糕的,深度约2公分,有7个模孔,每个模孔内径周边呈瓦楞状,重7公斤左右。摊头上还摆有一个个小盘子,盘内分别是桂圆肉、西瓜子仁、冬瓜糖、黑芝麻、核桃肉、枣泥、蜜枣、松子仁、红绿丝、块状板油等10种南北货辅料,全都是经过精选的。

“南浩街上有买梅花糕、海棠糕哉!”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功夫就传遍了苏城大街小巷。

久违了,梅花糕、海棠糕。

人们怀着同一个情结慕名而至,纷纷聚拢在陈巧文的摊头周围,一边欣赏着他那谙熟的制作技艺表演,一边聆听着他从祖、父辈那里“贩卖”来的有关梅花糕、海棠糕的传说……待到梅花糕或海棠糕做好出炉,聚在周围的人就没心思听故事了,他们争先恐后付钱“抢”糕,场面极为闹猛。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陈氏祖传梅花、海棠糕”在南浩街上做出了名气。之后,陈巧文又先后在山塘街、石路美食街“抢”占了制“糕”(高)点,经过数年风里来雨里去的打拼,他所制作的梅花糕、海棠糕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赢得了市场的认同。然而,喜欢“梅花、“海棠”的消费者,只知他姓陈,在家排行老大,而不知其大名叫“巧文”,每每光顾买糕,总呼其“陈老大”。

 

注册,为了传承

进入新世纪,陈巧文的生意越做越火红,他的三个妹妹也加盟了进来,一个家族型的连锁经销店形成。之后,又在上海、杭州、南京、佳木斯、武汉等地设立了加盟店。与时俱进的陈巧文颇有商标意识,在传承与发展的进程中,率先以陈老大海棠糕注册申请商标,得到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受理,由此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拥有注册商标专利的艺人。注册成功不久,一日朋友聚会,他把喜讯告诉大家,结果非但没有得到夸赞,反而被指责了一通:“‘陈老大梅花糕’也好注册格,啥体勿搭一道注册?”在朋友们的点拨下,陈巧文急忙又去注册了“陈老大梅花糕”的商标。

梅花糕、海棠糕有了注册商标,这在“两糕”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2005年,苏州市政府力推陈老大梅花糕”、“陈老大海棠糕”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地方特色小吃首例演示品种。200652,中央电视台(四套)在苏州古胥门百花洲举办中国新闻“文化之旅·苏州”现场直播,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门安排陈巧文表演“两糕”制作技艺。

商标注册取得成功后,陈巧文又把眼光放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他在崔冰、宋乐、周龙等几位挚友的襄助下,撰写出了《梅花糕、海棠糕制作技艺》申报材料,内容包括“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分布区域,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传承谱系,基本特征,主要价值,濒危状况”等9个方面。20106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苏州市财政局向他颁发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梅花糕、海棠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授徒,为了帮困

陈巧文帮助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事迹,早在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内广为传颂。2007620,他正式收原新苏丝织厂的职工江建华为徒。当天,“苏州民间文艺”网以《知名艺人陈巧文帮助下岗女工再就业》为标题,报道如下:

近年来,在苏州市政府鼓励和帮助市民自主创业的工作力度不断增大,出台的一系列创业扶持优惠政策深入人心的情况下,陈巧文一方面建起自己的“陈老大梅花糕”创业实体,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胆打破原来的家族型经营方式和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家规”,主动吸纳时已44岁的下岗女工江建华再就业。据了解,江建华将随陈师傅学艺三年。学艺期间,陈师傅将传授祖传的海棠糕、梅花糕制作技艺,在徒弟学艺有成经专家考核和市场验证后,陈师傅将向其授予“海棠糕、梅花糕传人”的招牌,且将徒弟“江建华”的名字载入他的陈氏家族“海棠糕、梅花糕传人”之列。

江建华告诉我,她下岗后生活蛮困难的,为了家庭、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就在山塘街上开了爿小店,卖卖碟片什么的,以此维持生计。当时,陈师傅的摊头就在小店的附近,生意着实火红。一日,她主动提出要跟陈师傅学做梅花糕、海棠糕。陈师傅对她说:“学这门技艺,要具备三个条件:一要脑子灵活,二要吃得起苦,三要动作麻利。”

“那么先试试,阿好?”小江提出。

日历翻到2007530农历四月十四日乃“八仙”之一的吕祖师(即吕洞宾)的生日。每年此日,苏州有个习俗,就是赶庙会“轧神仙”。陈巧文考虑到这一天生意必定爆满,于是就安排江建华现场参加“考试”。小江喜出望外,她十分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十分认真且又谨慎地按照师傅的要求操作着,结果是一次“过关”。

陈巧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暗暗赞叹“巾帼不让须眉”,于是决定收其为徒。小江闻之,高兴不已,连忙将碟片店关掉,随着她的师傅做起了“两糕”生意。

“如果讲收徒弟,行里是有行规的,收一个1万块,外加工具费15千块,总共25千块。”在采访中,陈巧文告诉我,“但是,我收小江为徒,是不收分文的。”

如今,江建华学有所成,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满师后的她,现在观前大成坊挑大梁,成为了陈巧文创业实体里的一位得力干将,也成为了陈氏家族第六代“海棠糕、梅花糕传人”。

(原载《姑苏晚报》201132030版“品艺·人物”)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