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梁白泉:一个永远的谦谦君子
——纪念金煦
【发布日期:2010/10/27】【作者: 梁白泉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642】【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蔡利民先生2月1日从苏州给我打电话,说金煦兄因过度衰竭,在前一天辞世,我一时茫然,深感意外。

  古人说“人生如寄”形容生命的短促。我们虽有不同:他出生北京,我来自西部;他定居姑苏,我落户金陵;他在民歌的王国里徜徉,我于历史的世界里求知,他长我一两岁,却一干都近60年了。

  我们各有自己的单位,自1987年以来,在南京、苏州、连云港、高邮、洪泽、如东、无锡、昆山,为着一件事情,我们匆匆聚首,又匆匆别去。我们致身于同一的一节车厢里,来来去去,一干就有16年。这节车厢,就是我们业余的、凑起来的、并不十分稳定的《江苏省志民俗志》的同仁编写小组。

  我们的交往,并不紧张,也无分歧,只有舒心和怡然。这真是一种生活美感的享受。就如伍举论美所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经过朋友们齐心合力、辛勤耕耘,书出来了。他却继续出力,团结同仁,又把《苏州文化丛书·苏州传说》、《中国民俗大系·江苏民俗》先后编辑出版,并亲手一一赠送我们。

  在这个大题目下,他另有中心,就是不知疲倦地、坚持不懈地从事“吴歌”的采集、研究和写作。他参与主编了《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等宏著,又一一赐赠我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感觉他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阵阵浓郁的芬芳。

  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讲演,曾有一篇论《佛教之于四声》。他说:“南朝文学界极重要的发明为四声。”四声,除去本易分别自为一类的入声以外,复分别其余之声为三声,是依据并摹拟当日转读佛经的三声。而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出于印度古时《声明论》的三声,与中国四声之声相类似,即指声的高低而言。四声何以发明于南方而不是发明于北方?须知南朝能文之士,每人至少可以说两种语言,一为洛阳语,一为吴语,对声音的高下重浊能够辨别。据《切韵序》:“燕、赵则多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都不可能成为四声的发明地。陈先生说:“故发明四声,舍南方莫属。”我们知道,吴歌的源头,即在南北朝时期。没有此时的四声,就没有后来唐代的律诗。元以后,北方话中间的入声字消失了,却在吴语中保留着。

  金煦兄以北京人讲一口京腔,却能醉心吴语,出入吴歌,深究吴歌,且一生从事,乐此不疲。我于言语声韵一窍不通,对他的擅长与孜孜以求,简直令我不可思议,瞠目结舌。

  金煦兄通过周正良老哥,传言给我和另一位朋友,为《吴歌论坛》撰写文章,在他的感召下,我也曾硬着头皮去接触一下,却知难而退,不敢应命,此事拖延至今,已经半年有余了。如今他远去了,他似乎还在天国等候我们。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脑海中萦回。他为人有长者之风,似从来没有火气,从不动怒,总是和煦春风,冷暖宜人。在我的朋友中,他是一个永远的谦谦君子,像他这样的性格人格,我这辈子是学不到了,一种思念与向往,却存在我的心中。

2005年6月14日凌晨3时半于金陵城郊倚竹园

(作者系前南京博物院院长)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